absurd

adjective
ridiculously unreasonable, illogical, or inappropriate
荒謬的、可笑的、不合理的;指某事物極不符合常理或邏輯,令人難以理解或接受。
範例句子
It's absurd to think that the Earth is flat.
認為地球是平的這種想法是荒謬的。
The idea of walking on the moon seemed absurd just a few decades ago.
僅僅幾十年前,走在月球上的想法看起來是荒謬的。
He made an absurd claim that he could run a marathon without any training.
他提出了自己可以不經訓練就跑馬拉松的荒謬主張。
The movie's plot was so absurd that many viewers found it hard to follow.
這部電影的情節如此荒謬,許多觀眾覺得難以理解。
It's absurd to expect everyone to agree with your opinion.
期望每個人都同意你的意見是荒謬的。
The comedian's jokes were absurd yet strangely entertaining.
那位喜劇演員的笑話荒謬卻奇怪地有趣。
She found it absurd that despite the evidence, no one believed her story.
她覺得荒謬的是,儘管有證據,卻沒有人相信她的故事。
The legislation was deemed absurd by experts, as it lacked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專家認為該立法是荒謬的,因為它缺乏任何實際應用。
同義詞典
同義詞
反義詞
使用方式
描述極度不合理或離譜的情況,常伴隨矛盾或可笑的元素。在英文中,「absurd」用來形容某個情境或想法「極其荒誕、不合邏輯」,有時甚至帶有幽默感。在實際運用時,可用來強調事情的違背常理,或凸顯其中的衝突與驚奇感。比方說,在與朋友聊天時,如果對方分享了超乎想像的經歷,你可能脫口而出 “That’s absurd!” 以表示不可思議或荒誕,也不失一絲幽默。若是在正式場合中,「absurd」可用於評論現行政策或社會現象,指出其違背常規與理性,常帶有批判與質疑的態度。在寫作中,你可以使用 “It’s absurd to assume…” 或 “The absurdity of this argument lies in…” 等句型,來闡述對方論點或情境的離譜性與非理性特質,強調作者的觀點或立場。寫作時可借由舉例、比喻或類比方式,將「荒謬」的層面擴大、強化,讓讀者更能體會其中的違和與矛盾。如果想增添一點戲劇效果,也可搭配形容詞,如 “completely absurd” 或 “utterly absurd” 來進一步放大荒謬程度。無論在口語還是文字中,「absurd」都能快速抓住他人的注意,借助它顯示出你對某事物的批判性判斷或調侃態度,強調「現實與理智」被大幅顛覆的感受。
替代選項
若想替換或補充「absurd」的概念,還有其他類似詞彙可因應不同語氣與場合。在較帶有諷刺的脈絡中,可使用「ridiculous」,強調荒誕與好笑;若想呈現出更直接的厭煩或不耐,可用「ludicrous」,著重事情的荒謬並且讓人感到離譜到可笑;「preposterous」亦是一個比「absurd」更強烈、正式的詞彙,用來表達極度荒唐、背離常理的感受,常見於學術或嚴肅討論中。此外,若在文學或藝術領域,你也能引用「farcical」來形容情節充滿鬧劇般的誇張荒謬,而「bizarre」則側重於詭異、罕見和離奇的氛圍。使用這些替代詞時,需考量對話者或讀者的理解背景,確保語氣與場合匹配,也能更細膩地傳達不同層次的荒謬感。在日常對話中,用「crazy」或「insane」來強調極度不可理喻也相當常見,不過這類詞常帶有口語化與誇張的色彩,若要在正式文章或演講中呈現深層批判,則仍以「absurd」或其他較正式的近義字為佳。
寫作
在正式的英文寫作或報告裡,使用「absurd」能有效凸顯某個論點的違背常理性,並為論述增添批判與張力。撰寫學術論文時,若想批判一項假說或資料解讀不夠嚴謹,可在句子裡納入 “It seems absurd to conclude…” 的語彙,引導讀者關注其中可能被忽略的漏洞。這不僅能在語氣上傳達懷疑或不滿,也彰顯你的觀察深度。當你要點出前後論述自相矛盾時,也能運用 “absurdity lies i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這類表達形式,讓讀者清楚了解矛盾所在。若文章主題牽涉到社會議題或政策爭論,你可透過列舉具體事例,先呈現事實,再以一句 “This is utterly absurd.” 緊扣核心,提出你的強烈立場。接著,你可以進一步分析為何荒謬、可能帶來哪些負面影響,以及如何引發公眾質疑。在邏輯推敲與例證佈局上,恰到好處地插入「absurd」能營造語氣高潮,讓你的論述更具力道與說服力。但要避免過度濫用,因為「absurd」畢竟帶有強烈的否定意涵,若使用不當或缺乏論據,反而會削弱文章的可靠度。適度引用時,搭配客觀事實與縝密分析,方能使文本更富層次。
日常對話
在日常閒聊或輕鬆的場合,雖然「absurd」一詞帶有某種強烈的批判或否定意味,但在適度使用時,能迅速為對話帶來幽默感和驚奇度。比方說,朋友向你分享了一段令人瞠目結舌的經歷(比如遭遇到極其離譜的客訴或看似不可能發生的巧合),你可以笑著說 “That’s absolutely absurd!” 以展現同感又帶有戲謔的態度。當然,也要留意談話對象是否能接受這種語帶誇張的風格。如果你想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表達相似感受,可考慮說 “That’s so crazy!” 或 “That’s nuts!” 等口語替代詞,雖然這類字眼與「absurd」有相近的語感,但更常用於隨興聊天,比較沒有「理性分析」的嚴肅氛圍。無論如何,「absurd」在日常生活中既能凸顯你的語彙多樣性,也能快速引起他人注意,傳遞一種「這實在太扯了」的情緒反應。若搭配手勢或表情,更能使對方感受到你的困惑、驚訝或好笑之處。藉由靈活運用不同詞彙表達荒謬與驚訝,你可以在日常對話裡增加更多趣味與情感層次。
詞源
「absurd」一詞源自拉丁文 “absurdus”,其中 “ab-” 具「分離」或「離開」之意,而 “surdus” 則意指「聾的」或「不敏銳的」。在字面上,可以解釋為「與正常感知脫節」,進而延伸出「不合邏輯、離譜、荒謬」的涵義。此字在中古法語與拉丁語學術傳承中不斷演變,最終形成現代英文中的「absurd」,常被用於強調事物脫離理性範疇,令人難以置信或難以接受。歷史上,歐洲思想史上的存在主義與荒謬哲學(Absurdism)也突顯了「absurd」的重要性。特別是法國哲學家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的作品如《異鄉人》、《西西弗神話》等,皆強調人與世界之間無法調和的斷裂感,並將此種「人生與社會的不協調」視為荒謬的體現。由此可見,「absurd」不僅是一個日常詞彙,同時也是哲學與文學裡極具代表性與啟發性的概念。當我們在討論人類處境、社會規範或藝術創作時,「absurd」這個字常被用來呈現「理性與現實落差」之間的強大張力,也透顯出對世界種種荒誕之處的細膩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