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知曖昧激情(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 月沉如心悸:愛慕與黑暗恐懼相交織的露西詩篇 ※ 經典名詩

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

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 - William Wordsworth

我曾知曖昧激情(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 - 威廉・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

月影消逝的剎那:情思與恐懼交織的露西之歌

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
我曾經歷過奇異的激情激盪:
And I will dare to tell,
如今我大膽將其陳述,
But in the lover's ear alone;
但只願在戀人的耳中低聲吐露;
What once to me befell.
那曾發生於我身之事。
When she I loved look'd every day
當我深愛的她每日出現在我眼前,
Fresh as a rose in June,
如六月玫瑰般清新,
I to her cottage bent my way,
我循著小徑走向她的茅舍,
Beneath an evening-moon.
在昏黃的月光下。
Upon the moon I fix'd my eye,
我凝視著那輪明月,
All over the wide lea;
橫越寬闊草地之上;
With quickening pace my horse drew nigh
馬兒急速前行,我漸漸逼近,
Those paths so dear to me.
那條對我意義非凡的小路。
And now we reach'd the orchard-plot;
我們終抵達果園邊,
And, as we climb'd the hill,
踏上小丘之時,
The sinking moon to Lucy's cot
那漸漸沉降的月亮朝露西的茅舍,
Came near, and nearer still.
愈逼近,愈貼近。
In one of those sweet dreams I slept,
彷彿沉溺在香甜的夢境裡,
Kind Nature's gentlest boon!
那乃仁慈大自然最柔和的恩賜!
And all the while my eye I kept
同時,我的目光緊盯著那枚月亮,
On the descending moon.
看它持續下墜。
My horse moved on; hoof after hoof
馬兒繼續前行;蹄聲陣陣,
He raised and never stopp'd:
不曾停歇;
When down behind the cottage roof,
當那輪月沉落在茅舍屋頂後,
At once, the bright moon dropp'd.
頓時,皓月一閃而逝。
What fond and wayward thoughts will slide
心中那些柔情又多變的思緒,竟悄然滑過,
Into a Lover's head—
悄悄地佔據戀人的腦海——
"O mercy!" to myself I cried,
「天啊!」我驚呼,
"If Lucy should be dead!"
「若露西已經逝去,該如何是好!」

《我曾知曖昧激情(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與《露西》系列同為華茲華斯著名的情感詩作,《If Lucy should be dead!》即在詩末懸念迸發,展現出深深的愛與不安。通過這首〈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詩人從騎馬前往露西的茅舍,一路凝望夜空皎潔月光,馬蹄聲與月亮下沉,構築出神祕又浪漫的氛圍。

整首詩以「微妙、暗示性」的語氣寫就,將月亮下沉與愛人的安危做呼應;當月從天際迅速落下,詩人心裡突然竄起對露西健康或生命的莫名恐懼。這種奇異的「激動情緒」即標題所言「strange fits of passion」。華茲華斯藉這對自然景象(沉落之月)與人性焦慮(擔心露西之死)產生巧妙交融,暗示人生存在對愛情、存在意義、死亡等多重隱憂。

詩尾那一句「If Lucy should be dead!」成為全詩情感爆發點,也奠定浪漫詩特質:既浪漫優美,又透著隱隱的痛與憂。它強調戀愛中常見的脆弱感:我們越愛,越害怕失去。同時,詩人的意識流看似毫無預警地落入「死亡恐懼」,與夜色中的馬蹄節奏相呼應,將讀者帶入亦美亦悲的感受中。

重點

• 詩人深夜騎馬往露西的茅舍,月亮下沉與內心悸動同步展開。
• 浪漫主義風格:自然現象(沉落之月)象徵心中情緒暗潮。
• 最後驚呼「If Lucy should be dead!」讓全詩情感急遽轉折,充斥惶恐。
• 屬「露西詩」一脈,探討愛與孤獨、死亡交織的人性矛盾。
• 展現浪漫詩人的情感特質:平日靜美場景也可能在心靈深處激起巨大波瀾。

意見評論
  • 古文凱

    那種對愛人的莫名擔憂,也反映我們日常裡對親人安全的恐懼,尤其大環境不確定,負面消息滿天飛時,更容易產生類似擔憂。

  • 呂依彤

    在言語節奏上,他把夜色包圍的孤寂衝擊展現得淋漓盡致,馬蹄在靜夜更顯急促,映照出詩人內心飄忽不安。

  • 許宏裕

    華茲華斯筆下的愛很內斂,却在月色衰落瞬間暗示著一絲恐懼,讓我想到如今許多人習慣在深夜裡思念遠方的人,那種靜謐卻悵然的心境。

  • 張志強

    縱使詩情短暫,卻精准捕捉到「夜間驚悸」的心理動態,好像你在馬背上搖晃,就能體會詩人的每絲惶恐。

  • 高雄港南臺灣交通樞紐

    和他其他Lucy詩如〈Lucy Gray〉相比,後者描寫了孩童在雪夜走失,這裡則更多聚焦在愛慕之人的幻滅瞬間,兩者皆為Lucy系列裡的核心悲情。

  • 吳巧柔真意心

    他文字裡沒有大張旗鼓的煽情,卻在最後那句卻彷彿把情緒整個攤開,喊出恐懼的核心:失去Lucy將如何?

  • 郭采潔時尚力席捲流圈

    當月亮忽然下沉,整首詩氣氛瞬間轉暗,彷彿愛與生命的光亮一同抽離,那剎那令人屏息。

  • 大明王

    整首不僅是詠嘆失去的預感,更是一種浪漫派對「愛的恐懼」的最直接寫照。光是這種純粹焦慮,就足夠讓人深刻體驗愛不只是甜蜜,也可能隨時伴隨陰影與驚慌。

  • 江禾明

    夜風裡的想像讓人反思:現代人通勤途中或深夜加班返家時,也會走神擔心愛人?或許每個人的「Strange fits of passion」都在最意想不到時出現。

  • 中台灣遊地山水秀語花

    在浪漫派作品中,此詩顯得格外私密,它不走壯闊或宏大敘事,而是抖落出最真實的心弦震動。

  • 傅珊彤黛淇琳

    看到最後一句「What fond and wayward thoughts will slide into a Lover's head」,讓我想起最近媒體討論交友軟體的話題,是否也一樣讓人胡思亂想、情緒起伏不定?

  • 張家豪要努力向前衝嗎

    詩裡描繪了月亮隨地勢隱沒的瞬間,就像愛情裡那突如其來的轉折,教人讀了既感驚異又恍如見到內心的暗湧。

  • 馮思婷采雲虹

    有人在現代談到遠距戀愛的焦慮,就恰似詩裡心念一動,便擔憂對方是否安好;時空距離與詩中夜路異曲同工,都帶來神秘與焦躁。

  • 蘇打綠是一個棒的樂團

    一開始讀到「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就覺得弔詭,想像詩人騎馬在夜色裡沉醉於思念,莫名浪漫又帶些不安。

  • 許宏裕

    詩人緩緩敘述騎馬夜行的路程,就像在講一個短篇故事,但結局卻留在看不見的心痛,耐人尋味。

  • 淑芬

    讀來能體會,浪漫派或許擁抱大自然,但更深層的是他們對人性各種深刻情緒的探索與展示。

  • 嘉文

    月亮下沉的意象看似簡單,却蘊含一股失落與陰影交纏的強大力量,讓讀者彷彿跟著馬蹄聲感受危機感逼近。

  • 曾柏毅麗雪芬

    有人視它為浪漫派對愛情主題的暗示,凸顯出愛本身就帶著焦慮成分,而華茲華斯強烈捕捉了這瞬間的心理巨震。

  • 佳儀

    與柯勒律治的〈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相比,那邊是海上驚悚奇觀,這裡雖然場景單純,卻一樣有種深夜驚懼的氛圍,讓人感到詩人的絕望念頭在月落瞬間閃過。

  • 柯曜任

    和莎士比亞的愛情詩相比,這裡的愛多了一股冷風襲來的感傷,像是還沒擁抱就已預感失去。

  • 願一心人白頭偕老可好

    心中總是浮現那輪月色,讓我想到那位女孩的形象,仿佛在夜幕中悄然閃耀。

  • 陳小美

    沉醉夜色的篇章裡,我可以感受到他對Lucy的依戀深入骨髓,甚至轉化成一種荒誕不經的臆想,或正是愛的真實體現。

  • 洪嘉傑靈雪儀

    華茲華斯用極平易的語句,卻將心中那股「奇異激情」掀起漣漪,暗示人性裡對失去的恐懼其實無處不在。

  • 魯憶馨綺心柔

    最近網路上談許多暗戀或單戀心情,詩裡也正寫了那種白日裡壓抑、夜晚裡狂想的瞬間,一縷月光就能讓人胡思亂想。

  • 何煥仁

    短短幾節,卻帶出騎馬穿越夜路的畫面,讀來格外神秘。彷彿月光與黑影之間,隱含了人心所有纖細的情感波動。

  • 桃園機場航站往世界地

    若將它和華茲華斯在〈Tintern Abbey〉的自然沈思相比,這首更多的是愛情與恐懼糾結,雖然同樣描繪夜色,卻沒有寧靜與安慰。

  • 俊豪

    看現代新聞中焦慮症病例上升,也許詩裡所呈現的「突發恐懼」正是對內心脆弱的共鳴,古今皆然。

  • 基隆廟口市海鮮吃聲遠

    詩裡的聲音如此寂靜,馬蹄聲與月色融為一體,Lucy卻始終只是個影子,卻又攫住詩人的全部感情。

  • 鐘品妍

    那句「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不斷迴盪,像在提醒讀者:愛情總帶些莫名的恐懼與疑慮,令人無法輕易自控。

  • 方文琳演戲歌唱很精彩

    在結尾那句,詩人終於道出「If Lucy should be dead!」震撼了整篇基調,也替Lucy系列的悲愁再添一筆痛切,叫人唏噓不已。

  • 洪偉忠雅燕如

    中篇長度卻不覺累贅,每行都有擔憂與愛的成分,輕易將讀者帶入那神祕的夜行中,直到結局徹骨的驚覺。

  • 黃文龍

    騎馬夜行的短詩,就像一幕黑白電影,畫面不斷縮放於月亮與詩人間,直到一片漆黑裡炸出惶恐。

  • 俊豪

    讀者可能會驚覺:竟然會在趕路時想像愛人仙逝的可能?但或許這正是華茲華斯要揭示的:愛情裡的焦慮與脆弱往往在私密時刻爆發。

  • 國華

    整首詩結構緊湊,如騎馬中顛簸而起伏的節奏,也讓人感受到詩人心情隨著月色升降,宛如一曲深夜小調。

  • 宛真

    想像作者一面騎馬,一面在腦海裏思索Lucy種種,當月亮下沈那刻,所有理智都轉為對死亡陰影的本能驚懼。

  • 傅軒容怡映玉

    華茲華斯將「Lucy」這個意象顯得飄渺,似乎她不在場,卻在詩中主宰了一切情緒,連月亮都跟著她的影子轉動。

  • 邱建華薇若真

    若再看資料,其實Lucy對華茲華斯而言是一種投射,蘊含他對純真、對愛、對生命無常的頗多感慨。這首就透過「月亮消失」突顯出對永久失去的恐懼。

  • 承恩

    想起如今城市人常在深夜下班,孤獨趕路,或許也能感受同樣的暗流:對摯愛之人的失落恐懼,時不時在腦海閃過。

  • 鐘品妍

    語調輕描淡寫,卻驀然結尾在「Oh mercy! to myself I cried, If Lucy should be dead!」一語,像利劍刺穿夜色,讓人心冷一瞬。

  • 志龍

    如果拿它和同屬Lucy系列的〈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相比,前者更直接哀悼失去,這裡則抓住激情與不安混雜的時刻,也展現華茲華斯對Lucy的深層著迷。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