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y Gray - William Wordsworth
露西・格雷(Lucy Gray) - 威廉・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
Lucy Gray - William Wordsworth
露西・格雷(Lucy Gray) - 威廉・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
《露西・格雷》是威廉・華茲華斯描寫「露西」系列裡著名的敘事詩之一(雖部分學者將此詩與其他露西詩作分開討論)。詩人以簡潔卻深具畫面感的筆調,講述一位孤獨的女孩露西・格雷在暴風雪夜裡外出,最終不幸失蹤、再也沒有回家的故事。全詩籠罩著一種神祕與淡淡哀愁的氛圍。
詩中首先提及露西無依無伴,長住在荒野之上,宛如與大地融為一體的自然之子。她的天真、純潔與「可愛」卻只能映照在寂寞沼澤和幻象般的曠野之間。當父親叮囑她拿著提燈去接母親,露西毫無畏懼地接下任務,流露出簡單的孝心與勇氣。然而,暴風雪與黑夜籠罩下,她沒有歸途可返,成為「再也不會看見的甜美面容」。
這份悲劇在浪漫主義視角裡,既是對「純真與荒野」結合的浪漫頌揚,也醞釀著「天真之死」的終極傷痛。詩中以寧靜、淒美的自然景象襯托出露西的消逝,彷彿她與雪夜一起隱身入更深的自然世界,告別塵世。人們或許還會在草地上看到鹿、兔子,但「露西」那象徵童貞與靈魂的存在卻終將不再。
這首詩亦帶出華茲華斯一貫的「自然對人性」主題:自然既能哺育純真,也能以其狂暴或神祕面奪去最珍貴的生命。露西的失蹤不單是個人悲劇,更是一種提醒:人類的柔弱在無垠荒野、風暴之中倍顯脆弱,而浪漫詩人則用唯美的語言,抒寫這種交織著美麗與哀婉的結局。
• 敘事詩風格,講述孤獨女孩露西・格雷在雪夜裡迷失的故事。
• 露西與荒野相互輝映,展現浪漫主義對純真靈魂與自然的親和。
• 暴風雪夜裡,她的失蹤象徵「天真之逝」,亦顯示自然的神祕與冷酷。
• 詩中描繪景物及氛圍深具畫面感,強化讀者的悲愴情懷。
• 喚起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省思:雖融於山野,仍有不可控的天然威脅。
跟華茲華斯在〈My Heart Leaps Up〉裡描述彩虹的輕快相比,這首詩顯得深沉而哀婉,也讓我想到現在不少家庭仍焦慮孩子安全與獨立通勤的問題。
近日多起兒童獨自返家受傷或失蹤事件,再對照《Lucy Gray》裡女孩孤身在冰雪中迷路,彷彿提醒我們社會該更重視孩童的保護機制,也呼應浪漫派詩人對「童年脆弱」的關切。
整首詩氛圍雖然陰鬱,卻刻畫出浪漫派對於“純真消逝”的深刻嘆息,好比我們看著孩子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童年的簡單快樂也漸行漸遠,唯有在這淒涼詩句中才得以反思。
如果跟柯勒律治的〈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比較,那邊是海上一場災禍的懺悔,這裡則是陸地上的心碎離別,同樣表現出浪漫派對命運無常的悲歎;聯想到最近災難報導頻出,便更能體會詩中那股驚心動魄。
作者把女孩的消逝描寫得宛如與風雪融為一體,讓我感受到在現代同樣存在許多“被時代大雪淹沒”的無聲個體,也許在城市裡迷失、在社會結構裡被忽視。
《Lucy Gray》透過淡淡悲愴筆調,描述那位小女孩迷失於風雪中的命運,讀來令人神傷。
跟他在〈Tintern Abbey〉裡寫自然帶給人內在療癒的景象不同,這首敘事詩呈現出自然的冷酷一面,也像在警示:雖然我們渴望擁抱野外,但在極端天候與災害頻傳的今日,更要懂得自保。
讀到最後句,Lucy彷彿消失於風雪之中,讓人聯想現在網路詐騙與失聯事件層出不窮,或許華茲華斯筆下的淒美消逝,正呼應現代人對「看不見的危險」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