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伊州歌) - 柳永
![A romantic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 depicting a man and woman under a light drizzle, with willow trees swaying gently in the background. The atmosphere is melancholic yet tender, capturing the bittersweet emotions of parting lovers.](https://d2vbeab8c7k2ea.cloudfront.net/1738534790_087339f8330c84fee002.poem_fmwkwuar_1200x1200.webp)
清商易調中蘊繞別情的綿長幽嘆
此闋《雨霖鈴(伊州歌)》在題名上連結了柳永知名的「雨霖鈴」詞牌與地域風韻的「伊州歌」,展現濃郁邊地與離愁交融的氛圍。開篇以「燈影搖風,驟雨薄寒」營造室內外相映的緊張感:微燈揺曳,雨勢忽來,秋夜寒意噬人;「一聲羌管,敲碎江樓夜語」則在視聽交錯中抓住讀者注意,將清越笛聲視同利刃般割裂夜的寂靜。
上片引出「蹙損眉峰,憶得前歡」,將回憶的甜蜜與當下的苦痛強烈對照,讀來特別動人。折射出詞人面對遠行或分別時的徹骨傷感。結句「長亭別後,客路迢遙」点出旅人離去之際相思難斷的主旨,巧妙呼應唐宋文人常用的「長亭送別」意象。
下片以「風情自古多離憾」統攝全局之意——古往今來無數多情人,都在相思中備受煎熬。接著透過「錦字書殘,繾綣前盟如故」顯示書信難成、互訴衷腸無路,只能藉凌亂的文字與心內不變的誓約度日。末尾在「亂雲深處,月明如水」的場景中,以淡淡月華和高空亂雲襯托出「幾度相思苦」的孤寂淒美,兼具繪畫之美與抒情張力。
全詞延續了柳永常見的“以景寫情、情景交織”手法,愁緒與自然環境互相呼應,使離別傷痛得以更震撼人心。整篇語言婉轉淺白,音律鏗鏘,對仗流暢,既呈現北宋長調詞的典雅,也展現了柳永深厚的抒情功力。
重點
一、從“燈影搖風”到“羌管夜語”,巧妙以聲光動態刻畫離愁中的夜境。
二、呼應古典送別場景“長亭”與“客路”,延伸傳統文人慣用意象。
三、透過「錦字」與「繾綣前盟」,突顯書信難通、舊約難忘的痛楚。
四、末句「亂雲深處,月明如水」達到視覺與情感的共鳴,形成莊麗而哀婉的收束。
意見評論
- 紀文豪
柳永的筆鋒總讓我感覺他對「離愁」情有獨鍾,這首《雨霖鈴(伊州歌)`同樣貫穿離情別緒,但同時用伊州的獨特風情與韻味替整篇注入了略帶邊地色彩的神祕感。
- 高美玲
短評:若在月夜裡讀《雨霖鈴(伊州歌)》,分分鐘讓人想起所有未竟的相思與離散。
- 黃明慧欣書竹
長評:全詞強調在異地聆聽伊州歌,將作者離愁巧妙融合邊地風情。一邊是陌生景致,一邊是故人難見,碰撞出柳永最擅長的纏綿苦緒。這份哀思既不如《雨霖鈴(寒蟬淒切)`直接,也不似《定風波(自春來)`醉心於季節春愁,而是立足異域,靜看風沙捲走回憶。最後讀者得到的是一種“我本多情,奈何天地遼闊,歸心難測”的餘韻。可以說,《雨霖鈴(伊州歌)`為柳永的離愁詞增添一抹神祕異域風,既延續其一貫的哀惋曲調,又帶讀者飛向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 王子洋
從字裡行間能感受到作者多麼盼望一個答案或歸宿,但世界仍是茫茫一片,沒有確定之處。這種若有似無的惆悵,是柳永詞裡的靈魂所在。
- 萬小蘭雅庭珍
相比蘇軾的豪邁奔放,柳永則習慣將情感細水長流,一如本詞裡的輕吟淺唱,卻屢屢敲中人心。
- 建宏
《雨霖鈴(伊州歌)》一開篇就瀰漫著柳永式的纏綿悲愁,令人未讀先嘆。
- 淑華
整首詞蘊含一股淡淡的異鄉氣息,好像在陌生的土地上唱著熟悉的悲歌,將那股無奈與孤獨氛圍再度放大。
- 楊書芳
相較於《雨霖鈴(寒蟬淒切)`那種烈度,此作的憂愁像薄霧朦朧,悄悄包圍人心,你不會被淚水淹沒,卻在潤物無聲的悲涼中沉溺。
- 俊瑋
僅僅幾行文字,卻猶如秋夜細雨般沁入人心,那層看似微妙的憂傷始終若隱若現。比起他更著名的《雨霖鈴(寒蟬淒切)》,此作雖共用同詞牌,卻帶出截然不同的哀感基調,顯得更加溫婉沈鬱。
- 子晴
中篇感想:我特別著迷於他在詞中揉入伊州歌的暗示,為讀者營造一種異域邊地的神祕感覺。正如同他《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裡以微風危樓渲染夜愁般,這裡則巧用邊地歌聲提升詞境層次。無論場景如何,柳永的離情都能滲透一切,帶著微微燻香般的纏綿。閱讀時,我彷彿聽到遠方歌聲悠揚,卻又被風沙淹沒,正如感情中的種種呼喊,最終只能化作低低歎息。
- 曾育全
短評:一曲伊州歌,半盞離人淚。柳永把異域與愁思結合,恍若夢境卻又繾綣難離。
- 南投日月潭風美遊賞月
若把它和他之前的《定風波(自春來)`相比,後者彷彿徘徊於春景憂思,這裡則於深秋或邊地場景裡娓娓道來。雖風格略有不同,卻都滿溢柳永特有的纏綿悵惘。
- 台中國劇代建藝術髓驚
短評:看似小調情事,卻囊括邊地蒼茫;柳永果然無處不將離愁化為遼遠吟唱。
- 徐怡真
我想起近期有很多人談及遠距離戀愛的心酸,恰與詞裡那種「想見卻不得相聚」的愁苦相互映照。在科技再發達,也難掩「身隔千里、心繾難安」的痛。
- 阮欣柔
聽聞有人將此詞改編成現代音樂演奏,讓伊州歌的韻味與古詞結合,漸漸在年輕世代中流傳。可見古今的情愫如出一轍,都被柳永這種淒美浪漫的筆觸擊中。
- 李國華正在努力中成長
若與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對比,兩人皆寫離痛,但李清照更內斂細膩,柳永則用邊地歌聲與寬闊畫面帶來一種遼遠哀愁,極具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