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 柳永
![A serene ancient road leading through misty fields with a lonely rider on horseback,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n old Chinese city at dawn. The scene captures a melancholic atmosphere, blendi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with natural elements like trees and soft morning light.](https://d2vbeab8c7k2ea.cloudfront.net/1738533873_3a5c3b823ad30fa816c0.poem_bcfxeinz_1200x1200.webp)
古道夕照裡的離愁與情思相續
此詞題為《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乃柳永以宦遊羈旅、秋景離思為主軸的代表作之一。開篇「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便描繪出一幅蕭瑟蒼涼的古道情景:繁華已過,馬蹄緩步於荒古徑上,亂蟬聒噪於高柳之間,呼應著游子易老、繁華不再的默然感慨。接著「夕陽鳥外,秋風吹盡,江南煙雨時」將視野拉向遼闊遠方,夕陽墜落、鳥兒棲歇,秋風掃過天地,江南緩緩籠罩在煙雨的氛圍裡,添一層離別愁緒。
下闋轉向內在的相思之痛:「誰道相思無苦?幾回魂夢同歸」直白陳述了對故人的思念,暗示即使夢中短暫相會,醒來仍是孤身一人。末句裡以「花落空門,情絲難斷,一寸淚痕垂」將日常光景與內心愁緒呼應——殘花落地象徵好景難留,深重情思終難斷絕,仿佛淚痕無止盡地延伸。柳永善用細膩的意象(古道、柳蟬、煙雨、殘花)串起全詩情調,由此可見其婉約詞的看家本領:把客子離情與秋日蕭索刻畫得淋漓盡致。
全詞藉由動靜交融的景象(馬蹄悠緩、柳蟬嘶鳴、秋風撲面、江南煙雨)和細膩的人事對照(相思之苦、魂夢同歸、落花空門),展現出柳永向來擅長的“以景襯情、融情入景”手法。讀者在感受古道蕭瑟的同時,也品味著詩人獨具的細膩浪漫與憂傷回味。
重點
一、開篇以古道馬蹄營造蕭瑟氛圍,象徵舊時繁華不在。
二、「高柳亂蟬嘶」映襯秋日離愁,也喚起喧鬧之後更深的空曠。
三、下片將相思凝結於「花落空門」與「一寸淚痕」,凸顯情深而哀傷。
四、柳永巧妙運用秋景與游子思緒,將抒情與寫景巧融,形成婉轉而綿長的詞境。
意見評論
- 志明
柳永經常用繁華與落寞交疊,這首也不例外,把昔日長安的風華和今時的冷清融入馬蹄之音,添了幾分滄桑。
- 台東球嘉年引全球旅客
短評:馬蹄落塵,空餘古道,柳永讓我們看見一個寂寥且無可挽留的歲月。
- 龔麗薇茜若芸
那句「少年遊」讓人想到年華正盛,可馬卻「遲遲」,凸顯了青春易逝、光陰如流的矛盾。想想現代年輕人也常抱怨時間不夠用,也有些徘徊失落,似乎跟詞裡意境相通。
- 宥任
長評:整首《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在柳永作品中可謂頗具特色。他利用「長安古道」這既具歷史盛名又蘊含滄桑的意象,從馬蹄之緩,帶出過往繁華與現在寂寥的碰撞。文字婉轉,將私情融入公共記憶,句句如在弦上敲擊心弦。比起《雨霖鈴`的淚眼惜別,此作多了些對“時代榮耀轉瞬即逝”的無奈。詞中既有對往昔驕傲的迷戀,也有對今朝困頓的悲涼,讓讀者仿佛行走在薄暮古道之上,聽馬蹄踏踏,思緒萬千。
- 林育芬
整首詞寫得並不嘩眾取寵,反而以靜態的馬蹄之緩襯托人生與歷史的盛衰。讀來越慢,越感滄桑。
- 杰倫
中篇想法:在速食文化的現今,很多人可能已無暇閱讀古詞。然而《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卻恰恰能與現代脈動接軌:那種對繁華過後的失落、對未來步履的猶疑,皆是當代青年在都市裡會經歷的心境。這也彰顯柳永詞能跨越時空,激起共鳴的力量。
- 台灣美食市小吃人懷念
我想起最近人們對古蹟修復的關注,那些斑駁遺址像《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裡的古道一樣,讓我們在面對前人榮耀時也生出對現狀的省思。
- 吳宗憲
有評論認為,柳永在這裡延續了他慣有的離憂,但藉古道與馬蹄將歷史沧桑拉入視野,使讀者在個人愁緒之餘,也思及朝代興衰。
- 蔡依林唱跳魅力四射棒
讀來像一幅深遠的長安舊景畫:城牆斑駁,月色微涼,馬蹄踏過的聲音迴盪在心頭,令人不勝唏噓。
- 蔡依林唱跳魅力四射棒
與《雨霖鈴(寒蟬淒切)`相比,《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沒有激烈的哀痛,卻多了種融入歷史長河的靜默感,令人倍感蒼涼。
- 吳美婷參加校園歌唱賽
想起同事出差到洛陽時,曾在老街迷路,感嘆那片古城雖新舊交融,但歷史殘痕依舊清晰。我感覺那跟詞中刻畫的長安古道不謀而合,古都風韻永遠教人不勝唏噓。
- 林育芬
再把它跟他在《定風波(自春來)`的春愁相比,這首詞變得更遼闊古老,把愛恨情愁搬到古道馬蹄的畫面裡,無形間提昇了整體格局。
- 鍾依庭瑞巧蘭
若與蘇軾的《念奴嬌(大江東去)`相比,一者熱情壯闊,一者含蓄感傷,兩位都在描繪歷史流轉的背影,但筆調迥然有別。
- 淑華
短評:古道漸荒,馬聲不絕,柳永用細膩筆觸展現歷史與情感的深層交織。
- 新竹科學科技業發迅速
詞裡點到的「長安古道」不僅是空間,更象徵著昔日輝煌與如今的滄桑,讓人不禁聯想古都盛景的消逝。
- 許宏裕
短評:一首詞描繪的不僅是馬蹄與古道,更是古今共鳴的時光嘆息。
- 吳美婷參加校園歌唱賽
這首雖不如《定風波(自春來)`般直抒胸臆,但在對古道的烘托裡,仍隱隱透出對盛衰興亡的歎息。
- 白日山盡黃河入海流兮
詞裡字句雖不多,卻彷彿在字裡行間繪出了整個中古時期的興衰演變,讓我深感歷史如煙。
- 盧靜惠雨映白
若與他在《雨霖鈴(寒蟬淒切)`裡的淒婉別情相較,此作雖也含離愁,但多了幾分對往昔盛世的追憶,視野更遼闊。
- 烏來瀑溫泉原住民風讚
有人說現代人常追求快速生活,反觀詞裡的「馬遲遲」則告訴我們或許慢下腳步,才能真實感受時代的脈動。
- 俊瑋
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漫步於西安城牆,提到那種步伐緩慢帶著對古都的眷戀,跟《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裡的情境頗能呼應。
- 簡雅蘭韻香秀
結語:萬千繁華終究空,唯有古道上的足音依舊回響。柳永用筆墨留住了一段關於長安、關於馬蹄、關於人生浮沉的回憶篇章,令人讀之感慨不已。
- 鐘淑娟
如果對照他在《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聚焦個人離情,這首《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則更在意歷史興衰,個人哀感溶入宏大的背景中。
- 俊瑋
讀到古道場景時,我腦海閃過日本老街或歐洲古城的影像,人來人往,卻不掩沒那股歲月流痕的魅力,仿佛不論東西方都共享一種對過往榮華的遙望。
- 阿國
短評:長安古道悠悠遠,馬蹄遲遲帶著詞人無盡愁,字裡行間盡是心酸。
- 黃明慧欣書竹
若對照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歐陽修更聚焦在私密空間裡的哀愁,而柳永則擴大到一條古道、一座古都,營造宏觀的時空感。兩人皆有其韻味,各有千秋。
- 美玲
每回讀完都心頭微酸,感覺就像看一場落幕後的煙花,想要抓住它的綺麗卻終究失散在空氣中。
- 志明
柳永的《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一開場就帶出曠遠之感,令人彷彿置身古道,看馬蹄聲聲迴盪。
- 子豪
柳永的詞雖常被稱作柔婉,但在《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裡,也流露一種慨嘆與深沉思考,真的是一人多面的創作典範。
- 怡如
短評:把自己的離愁放進古城遙望之中,柳永在筆下刻下時代斑駁與人間滄桑。
- 何煥仁
柳永不止描繪離別,更讓人看見人事變幻、王朝興衰後的惘然,正是這種多層次意境令讀者著迷。
- 子晴
我發現柳永筆下的馬遲遲,就像人生步履的隱喻:看似緩慢,但一路行來滿載歷史痕跡,教人深思。
- 蔡依林唱跳魅力四射棒
據說柳永一生宦途不順,或許正是這種坎坷,才能寫出如此深入骨髓的滄桑之詞。像古道馬蹄,走得慢卻一路刻痕深。
- 曾芷瑜
短評:古道悠長,馬蹄聲緩,仿佛將時光拉成一道迴廊,步步皆有故事。
- 簡柏翰筱玲羽
長評:柳永在《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成功營造了一幅幾近電影鏡頭般的意境:遠處城郭模糊,馬匹踏於古道塵煙中,詞人於旁凝望,腦中卻翻湧著對榮華轉瞬的諸般嘆息。這首詞將個體情愁與社會興亡融為一體,形成既個人又集體的記憶象徵。可以說,即使我們身處數百年後的世界,仍能在詞裡看見自己:追逐,失落,回望,再重新出發。或許柳永要提醒我們,再長的古道也有盡頭,再遲的馬蹄也有邁進的一刻,只要帶著一顆堅定的心,就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歷史足跡。
- 正雄
我曾在西北地區旅遊,夜裡坐在昏黃古道邊,聽風聲掃過,一瞬間就好像踏進柳永詩中的世界,低頭長歎。
- 龍山寺火鼎盛年傳統拜
當我靜靜讀完全詞,腦中浮現一匹老馬在黃昏裡緩步前行,背影逐漸遠去,彷彿象徵我們終將消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