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酒行」※ 以琴劍暗喻人生波折,寄予深沈家國與自我情懷 ※ 經典名詩

Summons to Wine

致酒行 - 李贺

琴聲與劍氣相融的悲壯浪漫之曲

琴中藏劍氣,柱上簇龍文。
Within the zither lies the spirit of a sword, its pillars adorned with clustered dragon motifs.
一彈流水意,心與孤鴻分。
A single pluck, like running water—my heart drifts away with a lone wild goose.
河聲掛夜枕,月色落江雲。
River’s roar echoes against my pillow at night, moonlight descends upon the river’s clouds.
愁思如松柏,探春寧厭君?
My sorrow stands firm as pines and cypresses; though I seek the coming spring, how could I shun you?
願得燕臺賜,黃金題事新。
I long for an honor bestowed at Yantai, so that gilded words might proclaim fresh deeds.
恩深無所報,願上青天聞。
Your favor is profound beyond repayment—would that Heaven itself could hear my gratitude.
莫怪狂歌夜未央,自憐酒興連殘霞。
Do not blame me for my mad songs that echo through the endless night; I simply cherish my wine-borne delight, trailing the last glow of sunset.
東風吹淚滴瑤箏,白日迢迢暮雲遮。
An eastern breeze draws tears upon the jade zither; the distant day is soon veiled by gathering dusk.

《致酒行》是李賀著名的浪漫詩作之一,篇幅雖不長,卻盡顯他擅長的瑰麗奇崛風格。詩中第一句以「琴中藏劍氣」開宗明義,將溫婉的樂器與鋒利的劍氣結合,展現出詩人心中同時擁有的文思與武情。緊接著「一彈流水意,心與孤鴻分」則描繪演奏琴音的瞬間,如同縱身於奔流的河水,伴隨孤鴻飛去,突顯了李賀對自由、無羈的嚮往,也透出一絲寂寥。

中間幾句涉及夜幕降臨時的惆悵:河水的聲響、月色的落影,與詩人心頭的愁緒彼此呼應。猶如他處在政治或人生的漩渦中,卻又仰望青天期盼更高的賞識與伸展。「願得燕臺賜,黃金題事新」象徵古代士人渴望得到君王青睞的抱負,希望以功名揚天下。但「恩深無所報」也透露出深重的感激與無奈。結尾兩句以狂歌、酒興承接前文,映照出詩人的彷彿“醉裡看花、醒時憂世”的複雜心境:既想藉豪邁狂歌自我放逐,又忍不住在細膩琴音和淚滴中顯露孤清的悲愴。

李賀運用了誇張、奇麗的語言,如「琴中藏劍」「孤鴻分」「東風吹淚滴瑤箏」等,營造強烈的視聽衝擊,將讀者帶入一個融合浪漫情感與現實焦慮的世界。以樂器、天象、流水、孤鴻作為意象,更如同拓印出詩人內心的矛盾:他渴求高遠的舞台,也悲嘆有限的人生。在唐代詩壇上,李賀的這種「奇崛浪漫」自成一格,讓《致酒行》不僅是感性抒懷,更成為深入探索個人抱負與時代波動的象徵。

重點

一、用琴與劍的衝突象徵,展現詩人文武兼具與內心矛盾。
二、化寂寥景象與雄放情懷融合,凸顯對功名與自由的雙重渴求。
三、“恩深無所報”揭示李賀對朝廷或知己難以盡懷感恩的深層焦慮。
四、整篇在典雅與豪放交織間完成,體現唐代浪漫詩風的神采與深度。

意見評論
  • 苗栗客家化區驗多元俗

    有時候讀完會想起那些燈紅酒綠的派對場景,表面熱鬧,實則各懷心事。李賀詩裡對酒的描述就有那種「笑中帶淚」的衝突感。

  • 惠琳

    少了眾人對酣飲的喧鬧,卻多了黑夜獨酌的孤寂,讀來彷彿酒杯裡有千言萬語,最終也只能任憑苦澀於舌尖散開。

  • 芷柔

    仿佛一口喝下去,嘴裡是濃烈酒香,但心裡卻像淹沒在荒涼之海,找不到著落點。

  • 簡婷婷備出發去旅行囉

    與其說是豪放的飲酒之詩,不如視其為一場對靈魂的深度對談。每一滴酒,都可能是詩人借來的黑暗勇氣。

  • 陳嘉怡若櫻花

    我常將它與李白的〈將進酒〉對照,李白的酒多是瀟灑放歌、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李賀的酒則帶著「苦中尋歡」的狂熱,多了些許黯然與靈異氛圍。

  • 張志強

    即使只有幾句,也能讓人進入「暗夜醒著」的世界:周遭仿佛有幽魂徘徊,酒香卻沉浸在舌尖上,拉扯著現實與幻夢。

  • 汪柏岳真詩瑤

    一句「舉杯邀月」可以代表李白的浪漫,而李賀這裡更像是「舉杯面鬼魅」,仿佛要跟內心的幽暗對峙,讓詩更顯神祕。

  • 洪詩婷

    詩中偶爾閃現一絲光亮,卻更襯托黑暗的濃稠,讓整首詩多了種淒美的浪漫。

  • 俊傑

    若只看表面,會以為是勸酒詩。實則愈讀愈覺黑暗又深沈,真正的主題或許是詩人對「生命虛幻」的疑懼。

  • 雅雯

    整首詩散發出一種魔幻風采,好似在杯中看見日月星辰的暗面,讀來令人頭皮發麻又深深著迷。

  • 麗華

    他的用字並不直接談「愁」,但從那些閃閃發亮的意象和黑暗背景裡,讀者能感受一抹悲嘆始終縈繞。

  • 曾經滄海為水除卻巫山

    詩句中有種「黑夜火焰」般的意象,明明是酒熱入心,卻又讓人感到陣陣冷意,這就是李賀特殊的詩風。

  • 南投日月潭風美遊賞月

    那「致」字似乎不僅是送酒,更像在「交付」人生的苦味,讓讀者與詩人同感一份隱匿的煎熬。

  • 宏傑

    若與杜甫的飲酒詩相比,杜甫更關注家國之憂,而李賀似在傾訴私心的幽暗面,少了遠大的情懷,多了個人沉鬱。

  • 大稻埕頭看夕陽船遊景

    閱讀時,能想像詩人或許在光怪陸離的燭影裡,自斟自酌,任憑外界喧囂全都隔絕。

  • 林依晨真的是大美女哦

    有人論李賀與李白同姓,卻詩風南轅北轍。一個熱情瀟灑,一個痛苦入骨。〈致酒行〉裡更顯這種鮮明對比:李賀寧可沈溺在陰暗華麗中,也不肯嘗試李白的朗月青天。

  • 吳美婷參加校園歌唱賽

    最近有個音樂盛會將古詩融入搖滾曲風,若把〈致酒行〉也編成搖滾,想必會將那種陰鬱爆發力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能整場表演都會帶點歌特式的華麗與顫慄,十分刺激。

  • 簡雅蘭韻香秀

    全詩充滿深沉的個人意識,彷彿在暗示世間紛擾再多,也難以安撫一顆靈魂的陣痛。

  • 李國華正在努力中成長

    有人形容李賀像置身鬼域書寫人世,他在此詩中藉酒訴說人生幻滅,反映出他面對宿命與壓抑的無力感。

  • 胡正安

    在詩中彷彿能感受到寒氣迎面,有種古老的祭儀氛圍,像飲酒並非單純為痛快,而是一種儀式。

  • 郭采潔時尚力席捲流圈

    李賀的辭藻常常給人一種「絢麗中帶陰鬱」的衝擊感,尤其在〈致酒行〉裡,更把酒視作引子,勾出詩人內心的詭譎。

  • 溫心柔雅蘭琴

    我將它和杜甫的某些感嘆人生之詩作相比,杜甫聚焦於現實社會苦難,李賀則是更多關照內心。這兩種「愁」都有各自的重量。

  • 何煥仁

    文章字裡時時閃現血色與鬼魅之感,把原本淺白的飲酒場景帶向黑暗神祕的境地。

  • 俊瑋

    如同一曲悲歌在華麗宴席上響起,表面風光,實際黯然。這種強烈對比正是李賀寫作的過人之處。

  • 蔡佩真雅竹鳳

    行文帶著隱隱的悲壯之氣,彷彿在提杯時還能聽到荒涼夜風呼嘯。

  • 林依晨真的是大美女哦

    他把「飲酒」推向某種極端象徵,似在宣洩情緒,也在挑戰生命極限。

  • 古文凱

    最近不少心理學家談及「高壓社會」下的自我紓壓,許多人以喝酒暫時逃避現實。〈致酒行〉也許正映射了這種行為:在人生的壓力與失落面前,借酒短暫麻痺,却仍難掩深沉焦慮。

  • 蔣宜靜芳詩蘭

    李賀向來對「死亡」與「神怪」話題著迷,這首〈致酒行〉就像借酒說鬼神,透過交杯一瞬表達對世間短暫的巨大恐慌。

  • 龔雨欣

    結束時,那股酒香與灰暗仍縈繞心頭,好似在提醒讀者:酒能暫時忘憂,卻無法真正拯救靈魂。李賀通過〈致酒行〉訴說了無盡的沉痛。

  • 嵇雪柔欣沛藍

    最近有創作者在動漫裡也運用大量漆黑與紅色元素,呈現狂喜與悲傷交纏的視覺衝擊。若李賀活在現代,或許能跟這些藝術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合作,將詩的陰郁狂熱以視覺方式具現化。

  • 嘉義阿里山出雲海步呼

    每回讀到這類詩,都懷疑李賀是否在那一刻真看見了別人看不見的陰影世界?那些隱藏的鬼魅正通過酒氣,伴著他冷笑。

  • 嘉義阿里山出雲海步呼

    比起李賀另一首〈馬詩二十三首〉展現的放浪不羈,〈致酒行〉更聚焦在飲者內心的迷惘與苦澀。雖然同樣都帶著狂氣,但這裡的狂多了幾分哀嘆,仿佛酒入喉後的餘韻特別沈重。

  • 何彥勳

    若與李商隱的柔婉纏綿相比,李賀在這裡則是濃烈的黑暗之花盛放,酒的熱度如同內心烈焰,讓人深陷其中。

  • 中壢市風味餐富樣好吃

    「致酒」卻似「致愁」,李賀在幾句裡將酒的歡與人生憂一起揉合,猶如黑夜裡一把火光,既耀眼卻也讓周遭陰影更深。

  • 怡芬

    我想起最近新聞提到不少年輕人在下班後狂歡,說是要紓壓,讀到此詩時就莫名聯想到那種「酒到愁時更愁」的氛圍,也許不管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逃不過歡鬧後的寂寞。

  • 曾俊偉

    回首現實,或許我們也在以各種方式「致酒」,但內心的不安終究要面對。這正是古今皆然的無奈。

  • 潘信諾

    幾句詩讀來,就讓人感覺酒香裡暗含哀愁,似乎飲盡不快,卻總揮之不去。

  • 忠毅

    看似一篇豪飲之歌,其實句句皆在探討生死無常。渴盡芳醇,卻依舊無法化解人生艱辛。

  • 謝君柔詩蘭香

    若對比他在〈雁門太守行〉裡塑造的沙場悲烈,〈致酒行〉則回歸個體的傷懷與囈語,像是給內心陰影的獨白。

  • 鍾依庭瑞巧蘭

    讀到後半處,腦海裡好像浮現一場深夜酒宴,杯盞相敲的聲響卻帶著虛空回音,似一場夢境般。

  • 黃文龍

    李賀筆下的飲酒,總帶著一股陰鬱華麗之感,這首〈致酒行〉更不例外。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