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 雪萊筆下的一曲悲愴挽歌,探討生命、死亡與希望的主題。 ※ 經典名詩

A somber and emotional scene featuring a solitary figure sitting by the ocean during sunset, with waves gently crashing on the shore. The atmosphere is filled with a sense of melancholy and beauty, capturing both loss and lingering memories. Soft golden light contrasts against dark clouds to evoke deep reflection.

A Lament - Percy Bysshe Shelley

哀歌 - 珀西·比希·雪萊

一首充滿悲傷與失落情感的詩篇

O World! O Life! O Time!
哦,世界!哦,生命!哦,時間!
On whose last steps I climb,
我攀登在你們最後的台階上,
Trembling at that where I had stood before;
顫抖著站在曾經所在之處;
When will return the glory of your prime?
你們昔日的榮光何時才會歸來?
No more—Oh, never more!
不再了——哦,永遠不再!
Out of the day and night
從白天和黑夜之中
A joy has taken flight:
一份喜悅已經飛逝而去:
Fresh spring, and summer, and winter hoar
清新的春天、夏天,還有銀白的冬天
Move my faint heart with grief, but with delight
讓我的微弱心靈充滿悲傷,卻沒有喜悅
No more—Oh, never more!
不再了——哦,永遠不再!
  • 翻譯保留原詩的感嘆語氣與情感強度。

詩作背景與概要

《哀歌》(A Lament)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珀西·比希·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創作的一首短詩,表達了對生命、時間和世界的深刻反思與哀悼。這首詩充滿了濃厚的悲觀情緒,反映了詩人在面對人生無常與美好事物消逝時的痛苦與無奈。

逐行解析

第一段:

  • O World! O Life! O Time!:詩一開始便以三個呼喚式的感嘆詞展開,分別指向世界、生命與時間,這三者是人類存在的核心要素。詩人用這種強烈的語氣表達了內心深處的震撼與不安。
  • On whose last steps I climb,:這裡的「last steps」象徵著生命的最後階段或終點,暗示詩人正站在人生的邊緣,回顧過去並展望未來。
  • Trembling at that where I had stood before;:詩人對於自己曾經站立過的地方感到顫抖,這可能是因為他意識到那些地方已經不再具有往日的光輝與意義。
  • When will return the glory of your prime?:這句話直接提出了對「黃金時代」的懷念,詩人渴望知道那美好的時光何時會再度降臨。
  • No more—Oh, never more!:這一句是全詩的核心主題之一,詩人明確地宣佈:美好的事物永遠不會再回來。這種絕望的宣告為整首詩奠定了悲涼的基調。

第二段:

  • Out of the day and night:「day and night」代表時間的流動與循環,而「out of」則表明某種東西從中消失。
  • A joy has taken flight::這句話進一步強化了失去的主題,「joy」象徵著幸福與快樂,但它已經像鳥一樣飛走了。
  • Fresh spring, and summer, and winter hoar:詩人列舉了四季中的春天、夏天和冬天(「hoar」指霜白的冬天),這些季節本應帶來不同的感受,但如今卻無法再激起詩人的喜悅。
  • Move my faint heart with grief, but with delight No more—Oh, never more!:即使四季變化仍然存在,它們只能讓詩人感到悲傷,而無法再帶來任何歡樂。最後一句再次重申了「No more—Oh, never more!」的主題,強調了美好事物的不可逆轉性。
主題分析

這首詩的主要主題包括:

  • 失去與哀悼: 詩人對過去的美好時光充滿懷念,同時也對其永遠失去表示深切的哀悼。
  • 時間的流逝: 時間被描繪成一個無情的力量,帶走了所有的快樂與榮耀。
  • 生命的脆弱: 詩人通過對自身處境的描述,傳達了對生命短暫與脆弱的感悟。
語言特色

雪萊在這首詩中運用了以下幾種語言技巧:

  • 排比結構: 第一段的「O World! O Life! O Time!」以及第二段的「Fresh spring, and summer, and winter hoar」都使用了排比,增強了詩句的節奏感與情感張力。
  • 反覆手法: 「No more—Oh, never more!」在兩段結尾重複出現,加深了讀者對詩人絕望情緒的印象。
  • 象徵手法: 季節的變換象徵著時間的流逝,而「joy」的飛走則象徵著幸福的消逝。
總結

《哀歌》是一首簡短卻極具感染力的詩作,雪萊透過對世界、生命與時間的沉思,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失去的痛惜與對未來的悲觀預期。這首詩不僅展示了詩人敏銳的情感洞察力,也反映了浪漫主義文學對自然、時間與人類命運的關注。儘管詩中充滿了哀傷的情緒,但其深刻的哲理與優美的語言使其成為經典之作。

重點

這首詩透過深刻的意象和感傷的情緒,表達對逝去之物的懷念及對永恆變化的沉思,啟發讀者珍惜當下並反思生命的脆弱與美好。

意見評論
  • 柯語嫣

    詩不長,但憂傷的餘韻卻久久不散,彷彿在靜夜裡聽到輕淚落地的聲響。那句「O world! O life! O time!」猶如一聲長嘆,渲染出作者對時光消逝的無限惘然。即使簡短,卻深刻刻畫出一個人在面對不可挽回之事的無奈與淒涼。

  • 許佩芬

    仿佛能觸碰到作者的脆弱面,語氣平緩卻直擊靈魂,讓我不禁聯想人生中那些流逝的風景與人事。

  • 曹俊彥惠靖君

    走到詩末時,覺得沉寂的悲愴仍緊擁著人心,像極了雨後仍不散的灰雲。

  • 鄭嘉英

    讀完像被一層薄霧籠罩,內心深處帶著無聲的哭泣,體會到詩人對失落之物的追念就像秋天的落葉,靜靜凋零。

  • 桃園機場航站往世界地

    相較於雪萊在《Ode to the West Wind》裡的熱情呼喊與改變渴望,《A Lament》顯得壓抑許多,呈現出他對過往與失落更私密的沈痛。

  • 李佩蘭

    對比雪萊的《Love's Philosophy》那般充滿柔美情懷,《A Lament》彷彿一個走至暮色邊緣的人,凝視過往,徒留長嘆。

  • 怡君

    那些省略、那些停頓,像是一位走過滄桑的旅人,默默低下頭認清再無回頭路,將一切化作嘆息留在原地。

  • 曾芷瑜

    跟《To a Skylark》的高昂喜悅比起來,這首詩宛如一朵夭折的花,細語著對青春或幸福不再的深切哀悼,對比感格外強烈。

  • 程俊偉美欣蓉

    似乎能聽到一把淒涼古琴在夜晚淺淺撥動,與詩人的低語相應,冷寂而悲愴。

  • 大華

    句句潛藏如泣如訴的氛圍,毫無矯飾,只是赤裸呈現出一顆受創的心。

  • 韓莉君慕曦欣

    短短幾句就抓住心神,好似能聽見作者隔著時間向我們發出寂寞的訴求。

  • 子豪

    這首詩抓住人生無常的核心,將讓人不禁審視自身對流逝與哀愁的態度。

  • 藍心怡薇光成

    雖然基調悲傷,但其中也隱藏著一絲靜謐,好似經歷大悲後的頓悟,低調卻深刻。

  • 謝旭庭

    若拿來跟《Prometheus Unbound》裡對解放與希望的渴求相比,《A Lament》就顯得格外孤獨無助,仿佛在告訴我們並非所有時候都能燃起改革的烈焰,有時也只能沉陷在無可奈何的失落中。

  • 家慧

    每一讀,都好像重溫一場深不見底的寂寞,讓人默默嘆息又不忍放下。

  • 胡正安

    一時無法排遣那種被「時日不再」擊中的淒涼,只能靜靜感受在詩裡回盪的淚聲。

  • 邱建華薇若真

    跟《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同樣都有感傷的底色,不過《A Lament》更直面沉痛,像把悲苦刻在每一行文字裡,而非僅僅留下餘韻。

  • 簡婷婷備出發去旅行囉

    感覺雪萊在《A Lament》裡落筆沉重,細膩地將對流逝與悲歎的情緒一一滲透進字裡行間。

  • 彭若彤華沛梅

    讀過之後,那無可奈何的淚痕仿佛烙在心上,讓人重新思考:面對時光、失去與無能為力的遺憾,或許正是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 雅雯

    最近新聞播出某些戰亂地區的災難場景,看到無數生離死別,更能理解詩中對無法挽回之痛的深刻描述,彷彿人間苦難皆在這哀嘆中化開。

  • 新竹科學科技業發迅速

    如果跟《Ozymandias》頌嘆王國興衰的壯闊感相互對照,《A Lament》則專注於個體的喟嘆,無偉業,也無塵世喧囂,只剩內心最深的哀嗟。

  • 小英

    逝去就是逝去,作者在字裡沒有過多掙扎,只以淡而苦的詩句帶我們經歷一場闃靜的心靈送別。

  • 解承恩

    文字裡沒有花俏修辭,卻能在最短篇幅裡表現深沉情緒,讓人彷彿也和作者同感惆悵。

  • 小紅豆

    整首詩的語調淒婉,像是一陣冷風徐徐滲透讀者心中,寒意卻來得如此柔和,讓人忍不住再三品味那失落的無奈。

  • 高美玲

    僅僅幾行,就淬煉出極深的憂思,真叫人心痛。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