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其二) - 刘禹锡
![Willow Branch Song (No. 2)](https://d2vbeab8c7k2ea.cloudfront.net/1738527363_f0e50689443bda85e55b.poem_onpxgdml_1200x1200.webp)
細雨飄搖中綠絲依依的憶念
在《楊柳枝(其二)》這首詩中,劉禹錫描繪了綿綿細雨中的楊柳之姿,將看似平常的場景,注入豐富的情感寓意。第一、二句以「楊柳搖搖細雨中,綠絲不斷曳微風」捕捉到春日或初夏時節細雨綿長的氛圍:楊柳在雨中輕搖擺動,細長的枝條宛如綠絲,任由微風輕撫卻並不斷裂,象徵著微弱卻堅韌的生命力。由此營造出自然與詩人情思相互呼應的意境。
第三、四句轉向離愁主題:「曾是離人依依恨,今朝更送別離情」將楊柳傳統上與送別、離情的象徵結合起來:古人折柳贈別,不僅代表「依依不捨」,更常常蘊含對歸期難定的感傷。詩人再次以楊柳折射當下心境:不論是昔日還是今日,楊柳始終見證別離的依依情懷,如同永不停止的生命循環。這幾句看似輕柔,卻隱含對人事無常的幽微感嘆。劉禹錫擅長以寥寥數語,將不捨、盼歸和人生聚散交織呈現,使讀者在自然小景中感受深層情感。
在唐代詩歌傳統裡,楊柳與別離心緒深度綁定,透過「折柳」、「依依」等習用典故,往往能激起讀者對送別場景的共鳴。劉禹錫在詩作中以清新流暢的筆調,將細雨下楊柳輕飄與人間離愁巧妙交織,更增添了一種淡淡的惆悵與優雅的哀愁,於平凡景象中寓含厚重人情。
重點
一、楊柳常被視為折柳贈別的象徵,深化詩中送別意涵。
二、細雨與微風烘托綠絲搖曳,營造出朦朧、含蓄的春日感傷。
三、以「曾是」「今朝」對照,呼應歷久不變的離情。
四、劉禹錫注重借景抒情,將自然景象與人生哀樂緊密相結合。
意見評論
- 曾俊偉
整首詩雖然只描寫春柳之姿,卻隱隱讓人感受時令流轉與人生聚散。就像眼下很多人遠赴海外工作,總希望歸來時,故鄉柳色依舊,能在淡淡的風中找回曾經的溫暖。
- 建宏
這首詩寫得很短,但卻精準捕捉到柳枝搖曳的韻味,猶如一曲小調在夜裡輕輕迴盪。若將它與他在《竹枝詞(其一)`裡的輕快民間風情相比,則多了幾分婉約,顯示詩人在不同題材間能自由切換,皆帶來獨到的美感。
- 高美玲
現今大家常以社群貼文拍下河邊垂柳,配上音樂分享心情,像是現代版的《楊柳枝》。有時看了就想起詩裡那種悠悠情緒,從古至今,不論科技如何進步,對柳枝柔韻的欣賞依舊不變。
- 桃園機場航站往世界地
《楊柳枝(其二)》一句一景,柔和筆調裡隱含淡淡離愁,讓人不自覺聯想到春天臨別的憂緒。
- 新竹科學科技業發迅速
和《再遊玄都觀》裡壯闊的場面對比,《楊柳枝(其二)`更顯纖細柔和;前者著眼於大時代的興衰,此處則聚焦於枝頭纖柔,兩首風格截然不同,同樣展現劉禹錫多變的詩藝與情懷。
- 淑華
劉禹錫在此作中持續運用柳枝意象,卻比起《楊柳枝(其一)`更多了份纖細柔情,好似訴說著暗藏於枝頭的離別心事。我想到現代人面臨工作轉換時,與同事惜別的心境,似乎也能跟這種柳枝裊裊的感觸相互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