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 從六朝輝煌到野草荒煙,弔古傷今的歷史興亡映照 ※ 經典名詩

Tai Cheng

台城 - 刘禹锡

六朝繁華與荒草之間的盛衰嘆息

台城六代競豪華,
In this fortress city, six dynasties vied in lavish splendor,
結綺臨春事最奢。
Adorned with ornate screens, indulging each spring in utmost extravagance.
萬戶千門成野草,
Now countless gates and mansions lie overgrown by wild grass,
只緣一曲後庭花。
All undone by a single refrain of “Flowers in the Rear Court.”

《台城》是劉禹錫一首著名的懷古詩,詩中以簡煉有力的筆觸,將六朝繁華與最終的頹敗形成強烈對比。開篇「台城六代競豪華」直接點出此地曾歷經六個朝代的奢華盛況;次句「結綺臨春事最奢」更刻畫出昔日臨春苑中種種華美景象,象徵著當時統治者的奢侈和享樂。第三、四句「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則急轉直下,揭示最終的結果:曾經無數華宅,都在時代洪流中化作荒蕪;而導致亡國的原因,僅僅是一支逸樂的曲調——典故指向南朝陳後主所作的《玉樹後庭花》,慣被後世視為「亡國之音」的象徵。詩人運用精練概括的方式,從絢麗寫到蕭條,讓人強烈感受到歷史興衰的無情與令人警醒的教訓。

全詩氣勢雖然不長,卻能讓讀者看見當時社會政治的隱喻:執政者若只知享樂,終將讓盛世淪為荒煙漫草。劉禹錫的懷古與諷喻密切相結合,詩歌看似只是描述「台城」一帶的殘敗景象,實際上更蘊含政治批判與人文關懷。其從「六代競豪華」到「野草成堆」的巨大落差,也傳遞出劉禹錫面對盛衰榮枯一貫的達觀與深刻洞見。

重點

一、詩中利用“繁華”與“荒草”形成鮮明對比,凸顯興亡轉瞬即逝。
二、“後庭花”這個典故象徵亡國之音,傳遞對沉溺逸樂的諷喻。
三、以短短四句涵蓋六朝歷史輝煌與最終覆滅,展現劉禹錫高超的概括能力。
四、整首詩含蘊深刻的政治批判與歷史警示,成為懷古傷今名篇之一。

意見評論
  • 嵇雪柔欣沛藍

    劉禹錫常透過外在景物映射人事盛衰,這首詩更是寫盡深城暗影下的人生嘆息,層次非常豐富。

  • 周怡婷嘉惠彤

    我在想,如果劉禹錫看到今天許多城市也面臨空洞化,不知是否同樣會歎一句「人去樓空」?

  • 人生得意盡歡使金樽空

    「苔痕上階綠」之類的意象常見於古詩,卻在《台城》中呈現更深層的荒涼,好似回響著歷史的呢喃。

  • 蘭嶼達悟板舟獨特傳承

    最近關注到國外某些傳統市集也因時代轉變凋零,令人不禁聯想到《台城》中那種「盛去而迹在」的空曠之感。

  • 魏明慧

    初讀《台城》,滿腦浮現昔日繁華轉瞬消逝的滄桑感。

  • 芷柔

    短短幾句卻暗含千年滄桑,讓人在平靜字句中感受到無可挽回的興衰。

  • 韓啟邦

    那種「花開花謝」的循環感,直指人生與歷史的共通命題。也許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結局都脫不掉興與衰的輪轉。

  • 吳美婷參加校園歌唱賽

    前陣子某知名商圈面臨歇業潮,盛極而衰之狀,宛如《台城》裡見不到昔日盛況的悲涼,彷彿歷史不斷重演。

  • 方元晟

    詩中一抹深秋冷意,把城牆殘垣與盛世榮華的對比寫得震撼人心,讓人心生唏噓。

  • 舉頭望明月頭思故鄉在

    《台城》雖不若《秋詞(其一)`那般昂揚,但它的古城意象卻能持續迴響在讀者心中,成為思考歷史興亡的另一種角度。

  • 范美茵晴采萱

    相較於《陋室銘》裡提倡的超然自適,在《台城》裡,詩人像是以靜觀者身分,凝視一片殘垣,輕敲世事無常的警鐘。

  • 汪柏岳真詩瑤

    劉禹錫擅長描摹興衰之感,像他在《烏衣巷》描寫舊時王謝風光,這裡則換成台城,異曲同工地揭示時代不再的寂寥。

  • 段小麗

    整首詩行文精煉,卻把古都今昔的反差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不禁想起杜甫常嘆世事無常的酸楚。

  • 俊傑

    若將它與《浪淘沙(其八)》比較,後者帶有一股浪濤翻滾的激昂,而《台城》則呈現淡淡的悲涼與深沈,兩者在氛圍上大相逕庭。

  • 范美茵晴采萱

    最近也有討論:一些老品牌企業走向末路,宛如詩中台城空留斷壁殘垣,印證「盛極而衰」的必然律。

  • 歐維嘉淑麗晴

    讀時腦海浮現荒城孤影,舊日的喧囂淹沒在鬆動的磚瓦與刻痕中,令人有種一瞬翻千年的錯覺。

  • 家慧

    若從文史角度看,《台城》猶如一則警示:無論多繁華,終究抵不過時光淘洗,也讓今人反思該如何保存文化遺產。

  • 林育芬

    我很喜歡他對古城的描繪,不是單純懷舊,而是帶著對時代變化的清醒認識,就像想提醒後人別忘了歷史教訓。

  • 卓建平

    最近看新聞報導某些歷史景點因疫情限制,遊客銳減,彷彿也呼應詩中「繁華散盡」的氛圍,讓人不勝唏噓。

  • 美美

    跟他在《西塞山懷古》裡的蒼茫江景相比,這首更著重城池遺蹟之淒涼,沒有壯闊水勢,卻多了絲絲沉鬱。

  • 周以倫

    從詩中不難發現,作者對昔日繁華抱有惋惜,卻又似乎能坦然接受盛衰交替,這種矛盾情緒令人動容。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