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修道院的獨白」※ 一首關於偽善與內心掙扎的諷刺詩篇 ※ 經典名詩

A detailed image showing a medieval Spanish monastery courtyard with an envious monk standing in the shadows, glaring at his cheerful colleague tending to flowers in bright sunlight. The scene should convey tension between light and dark, symbolizing inner conflict.

Soliloquy of the Spanish Cloister - Robert Browning

西班牙修道院的獨白 - 羅伯特·布朗寧

隱藏在修道院中的嫉妒與憤怒

Gr-r-r—there go, my heart's abhorrence!
咕嚕嚕——那邊去吧,我心裡的憎惡!
Water your damned flower-pots, do!
去給你那些該死的花盆澆水吧!
If hate killed men, Brother Lawrence,
如果仇恨能殺人,勞倫斯修士,
God's blood, would not mine kill you!
天主的血啊,難道我的恨意不會把你殺死!
What? your myrtle-bush wants trimming?
什麼?你的桃金孃叢需要修剪嗎?
Oh, that rose has prior claims—
哦,那朵玫瑰更有優先權——
Needs its leaden vase filled brimming?
難道它不需要把它的鉛製花瓶裝滿嗎?
Hell dry you up with its flames!
地獄之火會把你烤乾!
At the meal we sit together;
用餐時我們坐在一起;
Salve tibi! I must hear
救贖歸你!我必須聽著
Wise talk of the kind of weather,
關於天氣的聰明話題,
Sort of season, time of year:
季節的種類,一年中的時間:
Not a plenteous cork-crop: scarcely
軟木收成不多:幾乎
Dare we hope oak-galls, I doubt;
我們敢期望橡樹果實嗎?我懷疑;
What's the Latin name for “parsley“?
“歐芹”的拉丁文名字是什麼?
What call the flowering rush?
開花的燈芯草叫什麼?
Whew! We'll have our platter burnished,
呼!我們要把盤子擦亮,
Laid with care on our own shelf!
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的架子上!
With a fire-new spoon we're furnished,
我們配備了一把全新的勺子,
And a goblet for ourself,
還有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高腳杯,
Rinsed like something sacrificial
像祭祀用品一樣沖洗乾淨
Ere 'tis fit to touch our chaps—
在它適合碰到我們的嘴唇之前——
Marked with L. for our initial!
上面刻了我們的名字縮寫L!
(He-he! There his lily snaps!)
(嘿嘿!他的百合折斷了!)
Saint, forsooth! While brown Dolores
聖徒,真的!當棕色的多洛雷斯
Squats outside the Convent bank
蹲坐在修道院外的河岸
With Sanchicha, telling stories,
和桑奇查一起講故事,
Steeping tresses in the tank,
把頭髮浸泡在水槽裡,
Blue-black, lustrous, thick like horsehairs,
藍黑色,光澤明亮,濃密如馬鬃,
—Can't I see his dead eye glow,
——難道我看不出他那死寂的眼神發亮,
Bright as 'twere a Barbary corsair's?
亮得像巴巴里海盜的眼睛一樣?
(That is, if he'd let it show!)
(也就是說,如果他願意讓它顯露出來!)
When he finishes refection,
當他吃完飯後,
Knife and fork he never lays
刀叉從不交叉放置,
Cross-wise, to my recollection,
據我記憶所及,
As do I, in Jesu's praise.
像我一樣,為讚美耶穌。
I the Trinity illustrate,
我詮釋了三位一體,
Drinking watered orange pulp—
喝著加水的橙汁——
In three sips the Arian frustrate;
分三口喝完,挫敗阿里烏斯派;
While he drains his at one gulp!
而他一口就喝完了!
Oh, those melons! if he's able
哦,那些甜瓜!如果他能夠
We're to have a feast! so nice!
我們將有盛宴!真好!
One goes to the Abbot's table,
一個送到院長的桌上,
All of us get each a slice.
我們每人都分到一片。
How go on your flowers? None double?
你的花怎麼樣了?都沒有雙瓣的嗎?
Not one fruit-sort can you spy?
你連一種水果也看不到嗎?
Strange!—And I, too, at such trouble,
奇怪!——我也費了這麼大的勁,
Keep them close-nipped on the sly!
暗中把它們緊緊掐掉!

詩歌詳解:《西班牙修道院的獨白》

羅伯特·布朗寧(Robert Browning)的這首詩《西班牙修道院的獨白》,透過一名嫉妒且憤怒的修士之口,揭示了修道院內的暗潮洶湧。詩中充滿了對同僚修士勞倫斯兄弟的仇恨與嘲諷,展現出一個偽善、心懷不軌的敘事者形象。

第一段解析:

詩的開頭以“Gr-r-r”這個擬聲詞表達了敘事者的憤怒與厭惡。“there go, my heart's abhorrence!”一句直接點明了他對勞倫斯兄弟的憎恨。他咒罵對方去澆灌該死的花盆,甚至想像如果恨意能殺人,上帝作證,他一定會讓勞倫斯死去。這裡使用了誇張的手法來強化他的情緒。

  • “If hate killed men, Brother Lawrence, God's blood, would not mine kill you!” 這句話中的 “God’s blood” 是一種宣誓用語,強調了他對勞倫斯的極端仇恨。
  • 後面提到修剪桃金娘叢和玫瑰花的細節,進一步顯示了勞倫斯兄弟對自然的熱愛,而敘事者則希望地獄的火焰將其乾涸,再次強調了他的怨恨。
  • 第二段解析:

    在共同進餐時,敘事者被迫聽著勞倫斯兄弟談論天氣、季節等無聊話題。這些內容看似平淡,卻透露出勞倫斯的博學多才以及對生活的細緻觀察。然而,對於敘事者來說,這些話不過是令人厭煩的嘮叨。

  • “Not a plenteous cork-crop: scarcely Dare we hope oak-galls, I doubt; What’s the Latin name for ‘parsley’? What call the flowering rush?” 這些問題反映了勞倫斯的知識淵博,但同時也凸顯了敘事者的不屑與輕蔑。
  • 第三段解析:

    敘事者開始描述自己用餐時的儀式感,包括擦亮盤子、準備全新的勺子和刻有自己名字首字母 L 的高腳杯。這些細節暗示了他對形式主義的執著,並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

  • “With a fire-new spoon we’re furnished, And a goblet for ourself, Rinsed like something sacrificial Ere 'tis fit to touch our chaps— Marked with L. for our initial!” 句中強調了物品的新穎與專屬性,突出了他的自戀。
  • 最後一句“He-he! There his lily snaps!” 則是對勞倫斯的一種陰險嘲笑,意味著他認為勞倫斯的純潔只是表面功夫。
  • 第四段解析:

    此段描繪了一幅世俗場景:棕色皮膚的多洛雷斯與桑奇查坐在修道院外講故事,洗滌她們烏黑濃密的頭髮。這種畫面與修道院的清規戒律形成鮮明對比,也暗示了勞倫斯可能對這些女子產生興趣。

  • “Can’t I see his dead eye glow, Bright as 'twere a Barbary corsair's?” 敘事者試圖通過想像勞倫斯的目光來尋找他的破綻,但實際上這是出於自己的猜忌。
  • 第五段解析:

    敘事者批評勞倫斯在用餐後沒有像自己一樣將刀叉交叉放置,以示對耶穌的敬意。相反,他喝橙汁的方式也被視為異端行為,因為他一次性喝完,而非分成三口來象徵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

  • “I the Trinity illustrate, Drinking watered orange pulp— In three sips the Arian frustrate; While he drains his at one gulp!” 這段文字展示了敘事者如何利用宗教儀式來標榜自己的虔誠,同時貶低他人。
  • 第六段解析:

    當提到甜瓜盛宴時,敘事者再次流露出對勞倫斯的嫉妒。他質疑為什麼勞倫斯的花園裡沒有雙重開花或特別的果實,而他自己卻偷偷地修剪花朵,防止它們繁茂。

  • “Strange!—And I, too, at such trouble, Keep them close-nipped on the sly!” 這句話揭示了他對勞倫斯成功的不甘心。
  • 第七段解析:

    敘事者提到了《加拉太書》中的一段經文,認為只要抓住其中一點,就能導致二十九種不同的詛咒。他幻想在勞倫斯臨終時設下陷阱,讓他墮入地獄。

  • “If I trip him just a-dying, Sure of heaven as sure can be, Spin him round and send him flying Off to hell, a Manichee?” 這段文字充分表現了他的邪惡用心。
  • 第八段解析:

    最後幾段中,敘事者考慮使用一本法國小說來陷害勞倫斯,或者向撒旦出賣靈魂。這些想法雖然荒謬,卻進一步深化了他內心的黑暗。

  • “Or, my scrofulous French novel On grey paper with blunt type! Simply glance at it, you grovel Hand and foot in Belial's gripe:” 此處的“Belial”指的是魔鬼,強調了這本書的危險性。
  • 結尾處,“Plena gratia Ave, Virgo! Gr-r-r—you swine!” 將神聖禱告與粗俗咒罵結合在一起,完美地總結了這位修士的矛盾性格。
  • 總結:

    整首詩透過第一人稱視角,深刻剖析了一個偽善修士的內心世界。布朗寧巧妙地運用了戲劇性的獨白手法,使讀者能夠直觀感受到敘事者的嫉妒、憤怒與偏執,從而反思人性中的陰暗面。

    重點

    這首詩透過一位西班牙修道士的內心獨白,揭示了他對同僚修士的強烈嫉妒和仇恨,展現出偽善背後的人性弱點;詩中充滿戲劇性的語調與鮮明的意象,提醒讀者謹慎面對自己的內心黑暗面,並反思真實信仰的意義。

    意見評論
    • 志偉

      當那位修士不斷咒罵自以為神聖的對象時,表面似在批評他人道德失格,實際卻暴露了自身的嫉妒與仇恨,讀來一陣好笑又帶著寒意。

    • 熊佩儀宛筠晴

      實在忍不住拿它和《Rabbi Ben Ezra》對比,後者凸顯信仰與人生詩意,而此詩卻將修士形象扭轉至負面極端,布朗寧的範疇真是寬廣。

    • 大華

      我特別喜歡那幾句對所謂“聖潔行為”的描述,寫得像在翻白眼一般的諷刺,讓讀者也彷彿跟著作嘔,看破修士的奸狡。

    • 汪柏岳真詩瑤

      讀完覺得有種詭譎的幽默感:修道院本是清心寡慾之地,卻被這位修士鬧得暗潮洶湧,可笑又可悲。

    • 台南孔廟蹟建築史文傳

      相比那些宏大主題的浪漫詩,這首詩更接地氣,寫盡人際關係裡的針鋒相對,宛如一齣酸言酸語的戲劇。

    • 阮靜宜

      相較之下,布朗寧並未明講修士有何最終惡行,但單就這般酸言足見他內心多麼醜陋,看得教人半驚半笑。

    • 周怡婷嘉惠彤

      最近也聽過某些網路圈大咖口出狂言,結果自己行事並不光彩,與詩中修士只會打嘴砲卻不知自省的態度如出一轍。

    • 小紅豆

      在句句嘲弄與刻薄之中,作者引導我們看出一個披著宗教袍子卻暗藏嫉恨之火的嘴臉,讓人感到一種荒誕又無奈的喜感。

    • 惠琳

      短短篇幅,卻把人性的壞毛病攤開:愛拿宗教作籠子,卻滿腦子惡念,彷彿虔誠只是虛偽的面具。

    • 徐怡真

      看到新聞裡某些職場裡鬥爭不斷,光鮮表面下其實滿是互相扯後腿的傳聞,與詩中修士對同僚那股陰陽怪氣的態度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 魏佑琪葳翠蘭

      布朗寧藉此揭示“人在偽裝聖潔時更顯醜陋”的真實,不愧是“獨白詩大師”,讓角色自投羅網,透過一連串刻薄話語出賣自己。

    • 趙偉銘

      最近看到某些社群網紅表面禮貌,私下卻被爆料講一堆酸話,讓我想起詩中的修士,一邊背聖經、一邊嫉恨人的表裡不一,實在諷刺。

    • 趙偉銘

      讀者讀到修士的埋怨,像是翻遍生活細節來找碴,令人聯想到某些人日常就愛惡言相向,動不動就對他人指指點點。

    • 蔡依林唱跳魅力四射棒

      跟《My Last Duchess》裡的陰狠嫉妒相比,這裡的酸言酸語更為琐碎、帶著小人得志的口吻,兩首同樣展現布朗寧獨白詩對角色黑暗性的高超刻畫。

    • 謝文樂

      修道院的沉默背後,卻充斥著刻薄的抱怨,讀著令人彷彿聽見心裡翻騰的念頭。

    • 大明王

      作者用口語化的碎念,將角色個性完整呈現:既表現出嫉妒心、又暴露他的“偽善”,讀者彷彿從竊聽縫隙裡見到他醜陋靈魂。

    • 許庭薇

      如同《Porphyria’s Lover》直接展現殘酷殺機,這裡則展示囈語式的唾罵,兩者都寫出“壓抑下的人性黑暗”主題,卻手段大不相同。

    • 宜蘭童玩節夏日子戲地

      有些人提到此詩對宗教界的諷刺不僅適用於過去,也能映照今時今日,偶爾會聽到某些宗教人員道貌岸然,私下卻小動作一堆,惹人詬病。

    • 嘉義阿里山出雲海步呼

      那種惡意嘮叨與宗教語言交織,讓讀者邊笑邊感到背後的陰鬱:原來信仰外衣裡藏著如此大怨念,堪稱布朗寧對偽善的絕妙諷刺。

    • 春眠不覺曉處聞啼鳥聲

      整首詩沒有太多華麗字句,但句句直搗角色的心理醜陋,令人感嘆:神職人員也可能陷在嫉妒、仇恨的深淵裡,一點都不高尚。

    • PsychDepth

      和布朗寧在《Porphyria’s Lover》呈現的愛情極端相比,這首詩更偏向人性中的小心眼與偏執,少了浪漫殺機,多了尖酸刻薄。

    • 士哲

      總歸來看,布朗寧筆下的修士,不僅是對教會偽善的諷刺,也像一面鏡子讓我們反思:是不是很多人都熱衷批判他人,而忽略自身缺陷?

    • 邱建華薇若真

      詩末讀完,腦中還能浮現那位修士在庭院裡自言自語,表面上念頌聖經,內心卻滔滔怒火,一想到就覺得諷刺。

    • 藍心怡薇光成

      修士用細瑣小事把對方批評得一文不值,讀到後來反而看出這位獨白者內心的狹隘,彷彿他才是最該被審視的人。

    • 趙偉銘

      《Soliloquy of the Spanish Cloister》乍看是修士的獨白,實則像是隱藏在聖潔外表下的黑暗面,布朗寧用言語刻劃人性最毒舌的一面。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