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愉者(L'ALLEGRO)」※ 輕盈歡愉的牧歌世界:擁抱人生的亮麗面 ※ 經典名詩

L'Allegro

L'Allegro - John Milton

歡愉者(L'Allegro) - 約翰・彌爾頓

輕快律動下,讚頌心靈的明朗詩篇

Hence loathèd Melancholy,
去吧,憂鬱的陰霾,
Of Cerberus and blackest Midnight born,
生於地獄犬與最深沉的子夜,
In Stygian cave forlorn
棲身於冥河幽暗的洞穴,寂寞無依,
'Mongst horrid shapes, and shrieks, and sights unholy!
伴隨駭人的怪影、慟哭與不淨之景!
Find out some uncouth cell,
快去尋那荒僻洞窟躲藏,
Where brooding Darkness spreads his jealous wings,
那裡暗影正展開妒恨的翅膀,
And the night-raven sings;
夜鴉於其中低聲啼唱;
There under ebon shades and low-brow'd rocks,
在那黑檀般的陰影與低矮的岩壁之下,
As ragged as thy locks,
零亂如你蓬髮的隱處,
In dark Cimmerian desert ever dwell.
於此冥冥西米里亞的荒域永恆滯留。
But come thou Goddess fair and free,
然而,請你前來吧,自在美麗的女神,
In heav'n yclep'd Euphrosyne,
天國稱呼你為優芙洛緒妮(歡愉之神),
And by men, heart-easing Mirth,
而世人喚你為撫慰人心的歡樂,
Whom lovely Venus at a birth
那嫵媚女神維納斯曾孕育你一同誕生,
With two sister Graces more
並與另外兩位三美神姊妹相伴,
To ivy-crownèd Bacchus bore...
同赴那常春藤冠冕的酒神之宴…

《歡愉者(L'Allegro)》是約翰・彌爾頓早期的兩首對照詩之一(另一首為《憂鬱者》(Il Penseroso))。在〈歡愉者〉中,詩人藉由對田園風光、歡樂慶典與繆思女神的呼喚,描繪出一幅充滿生氣、笑聲的世界。此詩從開頭就呼喊「去吧,憂鬱」,象徵著將沉重陰鬱驅散,讓人置身陽光輝映的快樂氛圍。

全詩大量使用田園與古典神話意象:像是牧神、酒神、三美神等角色,配合輕鬆的節日描寫,塑造出充滿快樂律動的場景。彌爾頓強調了生活中的音樂、舞蹈與節慶如何舒解人心、撫慰靈魂,並讓人領略天人之間的和諧。這也呼應了17世紀英國文藝復興後期對個人情感與社會樂趣的重新盛讚。

此外,在詩的結構上,〈歡愉者〉與〈憂鬱者〉形成鏡像對比:前者頌揚「白日之歡」,後者則歌頌「夜晚之靜」。彌爾頓透過對明亮色彩的描繪與跳耀的韻律,使〈歡愉者〉充滿活力,也為我們提供了與〈憂鬱者〉迥然不同的精神景觀。透過這兩首詩,可窺見他對「人生的兩面」——歡與憂、動與靜——皆有深刻體悟。

最終,〈歡愉者〉所傳達的核心思想,是呼喚讀者享受人生中種種輕快、美好與彼此歡聚的時刻;並且明白,短暫的歡笑與熱鬧,實是回應生活、放鬆心靈的重要環節。彌爾頓將這種「愉悅之心」昇華成文學的讚美詩,提醒人們:縱然世界有陰霾與哀傷的一面,也絕不能忘記生命裡還有另一種「亮麗的可能」。

重點

• 《歡愉者(L'Allegro)》與〈憂鬱者(Il Penseroso)〉互為對比,展現明朗與內省的兩種境界。
• 詩中充盈著田園、古典神話等歡慶元素,傳達出歐洲文藝傳統的熱鬧與浪漫。
• 呼喚人們趕走憂鬱,擁抱歡樂,以音樂、舞蹈與節慶療癒人心。
• 彌爾頓透過活潑韻律與繆思形象,描繪出熱鬧社交與自然之美的交織場景。
• 作品展現出詩人對「人生亮面」的禮讚,也與〈憂鬱者〉形成歡與憂、動與靜的完整心靈地圖。

意見評論
  • 家瑋

    經歷過負面情緒或低潮,這詩就像一道門,推開後便能闖進充滿色彩與歡聲笑語的新天地。

  • 洪芷晴

    最近各地音樂節紛紛復辦,我想詩中那種歡聚與歌舞的氣氛,正好對應現實裡人們重拾聚會的熱絡心情。

  • 蔡佩真雅竹鳳

    一旦深入其文字,就能發現不只是輕快,還有對生活中細碎美好事物的感恩,讀後真的令人嘴角上揚。

  • 欣怡

    和米爾頓的〈Il Penseroso〉形成強烈對比,一邊是快樂輕盈,一邊則幽思深沉,宛如白日與夜色的呼應。

  • 霍子珊維明雨

    畫面裡的田野、黎明,讓人感覺腳踩在初春的草地上,深呼吸就能感受到生命力的脈動。

  • 郭承宇玟志鳳

    細細閱讀,那些輕柔的形容詞、跳躍的句式,恰如其分地帶動整首詩的節奏,如同隨處可見的鮮花爭豔。

  • 家瑋

    不論陰天或晴天,讀到這首詩時,整個心情就像被曬暖一般,笑容不自覺在臉上綻放。

  • 雅芳

    寫到結尾,彷彿整個人還沉浸在那份快樂裡,意猶未盡,也讓我更加期待下次再度翻開此詩。

  • 周冠華

    有人將它與莎士比亞的喜劇相提並論,認為兩者都能激發讀者內心的歡欣,但米爾頓在此更聚焦田園式的愉悅,絲毫不見鬥嘴或誤會情節。

  • 趙子淇佩玲妙

    詩中連綿不斷的愉悅畫面,像一支活力滿滿的交響樂章,把心底的小鬱卒通通融化。

  • 歐陽雪

    充滿明快節奏與春日氣息的〈L'Allegro〉,讀來就像陽光灑落心間。

  • 劉雅婷

    我喜歡它的節奏感,像輕巧的舞步,每句話都踩在音樂拍子上,讓讀者隨之起舞。

  • 王子洋

    短短幾句,已足以讓我感覺回到孩童時代,奔跑在野地裡,欣賞微風拂過麥浪的純粹歡愉。

  • 馬祖眼淚奇海洋生間景

    詩中有種對自然讚美的真摯,像把精緻的田園畫推到眼前,舒緩你的煩憂。

  • 宜君

    整首詩如同春風化雨,將我們的理智與感性喚醒,讓讀者在花香與陽光裡享受詩意。

  • 沈庭威紫育華

    短句與長句的交錯猶如樂章,讓我們跟隨作者的節拍,從清晨漫步到熱鬧的白日。

  • 金門大砲鄉軍文化遺址

    長長的詩句像一段逐漸攀升的旋律,不斷將喜悅推向更高的層次,一旦投入其中,身心都被快感包圍。

  • 方文琳演戲歌唱很精彩

    有論者喜歡把它和喬叟(Chaucer)的田園描寫作比對,認為米爾頓多了一層文藝復興後的細膩,讓歡欣更顯豐富。

  • 鄭凱文

    若比較〈L'Allegro〉與〈Il Penseroso〉,前者帶你享受白天日光與快樂人群,後者則邀你沈澱夜色與內心思索,兩者對照出詩人完整的生命觀。

  • 簡婷婷備出發去旅行囉

    語調輕快卻不失詩意,彷彿春風拂面,讓人瞬間就拋開煩惱,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

  • 謝仁傑

    近期極端氣候頻傳,詩中對大自然的禮讚也讓人更加珍惜地球的美好,提醒我們別忽視環境保護的重要。

  • 方子柔

    如果把它和安德魯·馬維爾的〈To His Coy Mistress〉並列,馬維爾講的是抓緊光陰,而米爾頓更直接邀請你沉醉在眼前的喜悅裡,顯示出不同的詩風魅力。

  • 許京翔柔希玲

    〈L'Allegro〉讓我們想起,生活不該只有重擔與愁緒,也需要歡笑、需要在陽光下盡情舞動的時刻。

  • 南投日月潭風美遊賞月

    時常覺得這首詩就像新鮮出爐的麵包,溫暖又有香氣,讓你忍不住想靠近多嗅幾口。

  • 白日山盡黃河入海流兮

    在繁忙工作後閱讀幾行,馬上就能感受到精神舒展,不由自主地抬頭看看天空,是不是也有同樣的蔚藍?

  • 邱建華薇若真

    一片綠意中,隨著鳥鳴與晨曦醒來,讀來彷彿置身在繽紛的野餐派對,倍感愉悅。

  • 劉雅婷

    和〈Il Penseroso〉連貫閱讀時,更能體驗米爾頓如何在“歡樂”與“沈思”之間游刃有餘,展現詩人深厚的創作功力。

  • 芷柔

    最後,只想說,人生苦短,要像詩裡一樣大膽擁抱歡樂,將愁雲驅散於遠方,盡情享受眼前的燦爛陽光。

  • 志明

    作者筆下的黎明、牧歌與音樂,不僅是一種文學想像,更彰顯他想營造的理想世界,一切皆輕盈跳躍。

  • 江禾明

    與前期的〈Lycidas〉相比,這裡沒有人生的悲愴,只有暢快的讚頌,看似輕描淡寫卻有恰到好處的優雅。

  • 黃文龍

    疫情在全球範圍緩和,大家開始重新出門享受陽光,詩裡描繪的豐富田園場景就像我們久違的自由,讀來格外解放身心。

  • 歐維嘉淑麗晴

    近年網路謠言多、社會撕裂感加劇,閱讀此詩時,彷彿有個聲音在說:別忘記世界還有光明與善意。

  • 台灣美食市小吃人懷念

    米爾頓用明亮的語言營造出一種歌舞歡騰的世界,如同替單調的日常披上彩色外衣。

  • 孟婷

    長段落裡,似乎能聽到牧笛聲、野餐笑語、鳥兒齊鳴,那股生命力透過文字洋溢而出。

  • 綠島日溫泉海獄潛水去

    那股對陽光、對黎明、對音樂與舞蹈的讚頌,會讓人想起田園節慶般的歡愉,也是一種對生命的熱情宣言。

  • 馬祖眼淚奇海洋生間景

    如果說〈失樂園〉是偉大的宗教史詩,那麼〈L'Allegro〉則展現詩人更親切、凡俗卻迷人的一面,一種熱愛世界的姿態。

  • 簡婷婷備出發去旅行囉

    它提醒我們,學會在日常小事中發掘快樂,其實是種珍貴的能力,也是一種保持童心的祕密。

  • 楊書芳

    你會發現米爾頓不只是躍動筆法,他也在詩裡藏了點輕盈的批判:不是否定憂愁,而是鼓勵我們面對陰霾仍需保持赤子心。

  • 烏來瀑溫泉原住民風讚

    如果你對生活感到倦怠,建議翻開這首〈L'Allegro〉,字裡行間的樂觀會替你灌注滿滿活力。

  • 謝文樂

    很多人在看新聞時被負面消息充斥,這首詩正提醒我們:還有美好值得留心,讓自己在歡樂裡找到一絲平衡。

  • 采蓉

    在經濟不景氣、物價上漲的壓力之下,這首詩猶如一帖心理良藥,讓人片刻忘卻生活重擔。

  • 黃明慧欣書竹

    隨著社群媒體充斥負面評論,我們真的需要一份能激勵心靈的力量;這首詩便是如此,幫你補充正能量。

  • 鍾依庭瑞巧蘭

    不管外頭世界如何動盪,讀完後總覺得心境被淨化了,那些煩憂好像跟著詩句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微笑與盼望。

  • 鄭力帆玟書蘭

    在現今疫情過後,不少人心裡鬱悶又迷惘,這首詩彷彿指引我們回到單純的喜悅與輕盈。

  • 柯佳穎

    若與他在《失樂園》的莊嚴筆觸相比,〈L'Allegro〉顯得輕巧又富有青春活力,展示米爾頓多面向的創作能量。

  • 賴昀真璐香菱

    在這世代,還有人願意細細品味一首詩的美嗎?〈L'Allegro〉告訴我們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美和歡樂都不會過時。

  • 何彥勳

    對我而言,它像讓人深呼吸了一口芬芳的花香,整個人瞬間煥然一新。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