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有感」※ 李商隱透過複雜情感表達內心深處的感慨與思索 ※ 經典名詩

A serene ancient Chinese garden with a scholar sitting under a blossoming tree, deep in thought. The scene is bathed in soft golden light, symbolizing introspection and emotional depth. A faint mist rolls over a small pond nearby, adding to the tranquil atmosphere.

重有感 - 李商隐

深情厚意再感悟的詩篇

玉帳牙旗得上遊,安危須共主君憂。
The jade tent and ivory banner gain the upper hand; in safety or danger, we must share the lord's worries.
竇融錶已來關右,陶侃軍宜次石頭。
Dou Rong's letter has arrived at the right pass; Tao Kan's army should proceed to Stone City next.
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鞦。
How could the dragon be worried about losing water? There are no eagles or falcons for the high autumn hunt.
晝號夜哭兼幽顯,早晚星關雪涕收。
Daytime wailing and nighttime crying affect both the seen and unseen realms; morning and evening, the star gate will cease its snowy tears.
  • The translation preserves the original punctuation and meaning as closely as possible.

詩名與背景

《重有感》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此詩創作於晚唐時期,當時朝廷內部宦官專權、朝政混亂,外有藩鎮割據的威脅,國傢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李商隱作為一位關心國事的文人,對時局深感憂慮,因此寫下這首詩錶達自己的感慨。

逐句解析

第一句:玉帳牙旗得上遊

「玉帳」指將軍的營帳,象徵軍事統帥的地位;「牙旗」則是古代將軍齣徵時所用的大旗。「得上遊」意指佔據有利地勢或地位。這句詩錶麵上描繪瞭一幅軍容整肅、威武雄壯的畫麵,實際暗喻某些掌權者雖然身居高位,卻未必能真正擔負起保傢衛國的責任。

第二句:安危須共主君憂

這裡強調的是臣子應該與君王同舟共濟,共同承擔國傢的安危。然而,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這更像是一種理想化的呼籲,因為現實中宦官專權、忠臣被排擠,使得這種君臣一心的局麵難以實現。

第三句:竇融錶已來關右

「竇融」是東漢初年的名將,他曾率部歸附光武帝劉秀,為統一中原立下汗馬功勞。「關右」泛指函榖關以西地區。此句藉用歷史典故,暗示希望有像竇融這樣的賢纔齣現,幫助朝廷解決危機。

第四句:陶侃軍宜次石頭

「陶侃」是東晉時期的名將,曾駐守長江中遊地區,屢建奇功。「石頭」指南京附近的石頭城,是東晉的重要軍事據點。這句話進一步錶達瞭對良將的期盼,希望有人能夠效仿陶侃,穩固防禦,保護國傢安全。

第五句:豈有蛟龍愁失水

「蛟龍」常被用來比喻英雄人物或傑齣人纔。「失水」則象徵失去施展纔能的環境。這句詩反問道:難道蛟龍會因失去水域而發愁嗎?其實是在諷刺那些在睏境中仍不思進取的人,也暗含對自己懷纔不遇的無奈。

第六句:更無鷹隼與高鞦

「鷹隼」是猛禽,象徵勇猛果敢的人纔;「高鞦」指的是高遠的天空。這句詩的意思是:如今連鷹隼都無法展翅高飛,錶明當前的社會環境壓抑瞭人纔的發展空間。

第七句:晝號夜哭兼幽顯

「晝號夜哭」形容人們日夜哀嚎的情景,可能是指百姓因戰亂和苛政而遭受苦難。「幽顯」分別指陰間和陽世。這句詩錶達瞭作者對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對現狀的悲憤。

第八句:早晚星關雪涕收

「星關」可能暗指邊塞或重要的關隘;「雪涕」則是流淚的意思。這句詩錶達瞭作者對未來的一絲期待——希望有一天,國傢的危機能夠解除,人民的痛苦得以終結。

主題與藝術特色

1. 憂國憂民的情感:全詩充滿瞭對國傢命運的擔憂和對百姓疾苦的同情,體現瞭李商隱作為一位知識分子的責任感。

2. 藉古喻今的手法:通過引用竇融和陶侃的典故,李商隱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結閤,既增強瞭詩歌的文化底蘊,又深化瞭主題。

3. 象徵與隱喻:詩中多次使用象徵手法,如「蛟龍」、「鷹隼」等形象,生動地傳達瞭詩人對人纔埋沒和國傢衰敗的痛惜之情。

4. 語言凝練且富有張力:儘管隻有八句,但每一句都蘊含豐富的內容,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總結

《重有感》不僅是一首反映晚唐社會現實的佳作,也是李商隱個人情感與思想的集中體現。它既錶達瞭對國傢前途的深深憂慮,也寄託瞭對賢纔輩齣、天下太平的美好願景。即使放在今天,這首詩依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啟發性。

重點

這首詩以細膩筆觸探討人生境遇中的無奈與矛盾,藉由對現實和理想的反思,引發讀者共鳴;詩中流露出對命運捉弄的不甘以及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啟示人們珍惜眼前、感悟生命中的每一次波瀾。

意見評論
  • 蔡明峰

    整首詩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非常經典。

  • 許文婷彤桂芝

    李商隱的才華在這首詩中得到了充分展現,每一個字都經過精心雕琢。

  • 鍾依庭瑞巧蘭

    李商隱的詩常被認為晦澀難懂,但這首卻相對直白,容易引起共鳴。

  • 宏傑

    李商隱的筆力真是讓人佩服,短短幾句道盡心聲。

  • 宥任

    這首詩讓我聯想到蘇軾的《江城子》,兩者都通過細膩的文字抒發了複雜的情感,只是題材不同。

  • 許佩芬

    每次讀李商隱的詩,都有新的感悟。

  • 吳巧柔真意心

    重有感,果然名不虛傳,令人印象深刻。

  • 黃文龍

    這首詩提醒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承擔責任。

  • 南台灣情放光海活充沛

    讀完這首詩,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很有力量。

  • 魯憶馨綺心柔

    近期國際局勢動盪,再讀這首詩,更能體會『安危須共主君憂』的沉重意義,彷彿預言一般。

  • 家豪

    這首詩的主題鮮明,結構緊湊,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張志強

    如果將這首詩與王維的山水詩對比,可以發現李商隱更注重現實問題,而非自然意境。

  • 士哲

    雪涕收這句結尾令人動容,餘韻悠長。

  • 許庭薇

    『更無鷹隼與高秋』這句讓人感受到孤獨和無助。

  • 阿國林

    這首詩與辛棄疾的詞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流露出對時局的深深憂慮,但表現手法各具特色。

  • 柯佳穎

    這首詩的悲壯氣氛令人難忘,仿佛置身於那段歷史之中。

  • 韓亦真

    李商隱不愧是晚唐大家,詩藝超群。

  • 怡君

    竇融、陶侃的典故用得恰到好處,增色不少。

  • 徐怡真

    這首詩的節奏掌握得很好,讀起來朗朗上口。

  • 一葉落知道秋莫忘故人

    這首詩與白居易的諷喻詩不同,它以婉轉的方式表達對國家命運的關切,更具深度。

  • 紀文豪

    詩中的意象豐富,蛟龍、鷹隼等比喻巧妙。

  • 忠毅

    詩中透露出的責任感,讓人不禁肅然起敬。

  • 小英

    『早晚星關雪涕收』這句畫面感十足,很美。

  • 大華

    這首詩讓我想到杜甫的《春望》,同樣充滿家國之思。李商隱的風格更為含蓄,但情感同樣濃烈。

  • 阿國

    李商隱的詩總能引發讀者的反思,這首《重有感》更是如此。

  • 曾柏均青蘭秋

    李商隱的詩往往帶有哲理,這首尤其如此,啟發我們思考個人與國家的關係。

  • 季軒

    李商隱對時局的關懷在這首詩中表露無遺。

  • 段小麗

    詩中的忠誠精神即使放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鍾依庭瑞巧蘭

    李商隱的作品總是有種說不出的哀愁之美。

  • 綠島日溫泉海獄潛水去

    安危須共主君憂,展現出忠誠與擔當的精神。

  • 烏來瀑溫泉原住民風讚

    這首詩既描寫了戰亂的殘酷,也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

  • 大華

    晝號夜哭,幽顯兼備,氣氛渲染得極為成功。

  • 郭承宇玟志鳳

    這首詩給人一種歷史滄桑感,非常耐人尋味。

  • 張志強

    李商隱的詩歌魅力就在於能夠超越時代,直擊人心。

  • 人生得意盡歡使金樽空

    這首詩的文字簡潔卻蘊含千言萬語,厲害!

  • 古文凱

    玉帳牙旗,場景壯闊,卻又帶著一絲悲涼。

  • 王子洋

    這首詩情感深沉,字裡行間充滿憂國之情。

  • 劉雅婷

    李商隱的詩總是能觸動人心,這首也不例外。

  • 東台灣東谷壯山河光限

    這首詩既有個人情懷,也反映時代背景。

  • 呂依彤

    這首詩語言精煉,每一句都值得細細品味。

  • 高以翔永活在我們心中

    這首詩的意境宏偉,結合歷史事件來看,更能理解作者的用心良苦。

  • 汪柏岳真詩瑤

    『豈有蛟龍愁失水』這句特別震撼,寓意深刻。

  • 林依晨真的是大美女哦

    與李白的豪放相比,李商隱的詩更多了一份內斂的力量。這首《重有感》便是典型例子,字字珠璣。

  • 龍山寺火鼎盛年傳統拜

    這首詩的語言雖然古樸,但其核心價值至今仍不過時。

  • 王大明

    這是一首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佳作。

  • 台中國劇代建藝術髓驚

    最近看到某新聞提到古代軍事策略,讓我想起『陶侃軍宜次石頭』這句詩,似乎跨越時空呼應了現代。

  • 鄭力帆玟書蘭

    這首詩不僅僅是文學作品,也是當時社會狀況的縮影,值得深入研究。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