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 - 王维

靜水繞山、雲深松靜的曲徑仙境
《青溪》是王維描寫蜀地或類似環境中溪流、山嶽蜿蜒的五言古詩。首聯「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點明詩人進入黃花川谷地,沿著清幽溪流前行的路線,開門見山地呈現「人隨水流」的行旅場景。接著「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以空間與路徑多重轉折的方式,暗示山勢雄奇、溪流曲徑,短短百里之途卻令人覺得遙遠又曲折。
第三、四聯「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靜動結合:溪水撞擊亂石,聲響隆隆;而山谷間松林幽深,色澤靜穆。動靜對比之下,將自然的雄渾與寧謐兩種氛圍結合得天衣無縫。最後「漾曳峽天末,往來東西地」更寫出溪水在峽谷間曲折前行,流向天際盡頭。河流似乎橫跨東西,自由往返天地之間,也意味詩人眼中大自然的浩瀚與無邊。
全詩不見華麗辭藻,却在「詩中有畫」的風格下,以層次分明的動靜描寫創造出立體感:既能「聽到」水聲又能「看到」靜色,並蘊含王維一貫的山水田園與禪思情懷。讀者從字裡行間可感受作者行旅中對自然的敬畏、對山嶽泉流的讚嘆,也能體悟他因循自然、淡薄外物的內心境界。
作為盛唐山水詩的範例,《青溪》以簡潔卻充滿畫面感的語言,示現了詩人放情山水、獨行清溪的浪漫姿態。它讓我們領略到王維藉山水寫心志的宏闊與淡泊,在繁瑣世事外,將情感寄於山水清流之中,透露一股自在脫俗的精神。
重點
從蜿蜒溪流的動與山林松靜的靜,感受王維跳脫塵囂、縱情自然的心靈境界,體現盛唐山水詩融合禪思與畫意的獨特魅力。
意見評論
- 柯佳穎
一直很喜歡王維的山水詩,尤其是這首〈青溪〉。詩中「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真是點出大自然所帶來的純淨氛圍。讀來彷彿自己正漫步於青溪之畔,聆聽水聲,細看菱荇隨波晃動。相比之下,我想到他另一首〈鹿柴〉裡所呈現的寂靜幽遠之美,也同樣給人一種出塵脫俗的感受。不過〈青溪〉更著重在水與周遭景物的互動,營造出動靜交織的畫面,看完總讓人想尋一處山水淨地,暫時擺脫塵囂。
- 玉婷
王維在〈青溪〉中將視覺與聽覺交織得如此動人,讓人聯想到柳宗元〈江雪〉那種孤寂之美,但〈青溪〉多了幾分靜中有動的盎然。山水間的變化,其實也是詩人心靈的投射。
- 江妍欣
閱讀〈青溪〉時,總覺得心神舒暢,仿佛踏進了詩中清澈見底的溪流。當王維寫到「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可以想像水面上菱角與荇藻輕輕漂浮的畫面。這與他在〈渭城曲〉裡以送別為題的情感鋪陳大不相同,但同樣展現了他對自然萬物的關注與深情。或許王維的詩正是透過這種山水意境,讓我們在心裡找到片刻的恬靜。
- 小明
讀〈青溪〉時,那「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的對比顯得格外動人,宛如人置身於山林之中,一邊聽著潺潺水聲,一邊感受松間幽深。此時我又想起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雖然李白歌詠的是磅礡瀑布之壯觀,但同樣透過自然景物撼動人心。相較而言,王維的筆觸更細膩,輕輕帶出在山林和溪流交錯間的祥和,令人久久回味。
- 潘信諾
「清川澹如此」這句,總讓我回味良久。
- 謝文樂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這句讓我彷彿能聽見溪水激盪,也能感受到山林的幽深與寧謐。王維的描繪宛如潑墨山水畫,讓人沉浸其中,心生平靜。
- 中壢市風味餐富樣好吃
溪水、松林、石壁,王維筆下處處是美景。
- 戴文元花若明
讀到「漾漾泛菱荇」,瞬間覺得心境跟著放鬆了。
- 郭建豪
讀完〈青溪〉,我忍不住想起孟浩然的〈春曉〉。雖然風格不同,但都能讓人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讚嘆。王維更在意景物的細膩轉折,讓溪水的聲色與心境交融。
- 桃園機場航站往世界地
最愛那股山水交織的幽靜感,心情也跟著輕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