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二)」※ 詩歌大意與背景 ※ 經典名詩

Early Spring Presented to Official Zhang Eighteen of the Water Department (No. 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二) - 韩愈

細雨新春:感受春意的幽微蘊涵

天街小雨潤如酥,
Fine drizzle on celestial streets, moistening like gentle butter,
草色遙看近卻無,
From afar, the grass appears green, yet up close, it fades away,
最是一年春好處,
This is the most delightful moment of spring in the year,
絕勝煙柳滿皇都。
Far surpassing the misty willows that veil the imperial capital.

此詩描寫初春時節的生機與微妙氣氛。第一句「天街小雨潤如酥」運用細雨滋潤大地的意象,營造出新春到來時的輕盈感受。同時,「如酥」一詞生動地形容出春雨柔和而綿密,猶如酥油般輕軟滑潤。第二句「草色遙看近卻無」則展現出視覺上的趣味對比:遠遠望去草色似乎已經綠意盎然,但走近之後卻不那麼明顯,凸顯春天初萌時,一切仍帶有些許朦朧曖昧。這種似有若無的景象,也暗示了春天來臨時萬物剛剛甦醒的狀態。

第三句「最是一年春好處」點明了詩人對「早春」的珍視,認為在這一年之中,這個時刻是春光最為動人之處。它不僅意味著生機,亦象徵了對未來與希望的期待。最後一句「絕勝煙柳滿皇都」將視線延伸至京城的廣闊景緻,把皇都裡楊柳依依的盛景與眼前初春的柔美相較之下,詩人更欣賞那份含蓄、未完全展露的春之氣息,認為這才是春天最為迷人之處。

整首詩短小精煉,卻生動捕捉到了早春時節的微妙氛圍。雨絲綿綿的潤澤、草木初綠的期待,以及詩人對春意盎然的喜悅都在簡潔的字裡行間躍然紙上。在唐代詩壇中,韓愈以其雄健奔放的文風著稱,但這首詩卻流露出他細膩溫婉的一面。詩人善用對比、虛實相映等手法,將時令景物與心靈感受完美融合,讓讀者在品味詩句時,也彷彿能感受到細雨拂面的清新與大地甦醒的律動感。這份以景寓情、明中見暗的創作手法不僅展現了唐詩的高妙,更揭示了韓愈在運用修辭與營造氛圍方面的獨到之處。

重點

詩中刻劃了初春萬物甦醒的細膩之美,揭示出春意來臨時的希望與新生。透過細雨與草色的描繪,讀者能體會到唐詩在造景與抒情間的微妙融合,也感受到春天最動人之處在於它蘊藏著無限潛能與悄然綻放的生命力。

意見評論
  • 南投日月潭風美遊賞月

    韓愈這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二)〉,讀來像冬日忽被微光照亮,暗示着新一年可能與希望一同到來。(今昔對照1)

  • 賴昀真璐香菱

    詩裡沒有誇張的筆鋒,只有簡要敘述,卻在寥寥幾句中替讀者勾勒晨光初現、雪痕未盡的春意場景。

  • 嘉文

    整首詩讀來如輕拂,雖有殘寒卻蘊藏暖意,彷彿在告訴人們:縱然萬物沉睡多時,一旦春風拂至,世界便會重新煥發生機。

  • 曹俊彥惠靖君

    現代有些都市人也喜歡拿著相機,走進公園拍攝初春萌芽,然後發表在社群平台,就像把詩裡那絲微綠搬到螢幕前。(今昔對照6)

  • 謝旭庭

    忽冷忽暖的季節裡,人心常糾結在舊歲的餘緒與新年的期盼之間,正如現代人在年初總會訂下許多目標,卻也難免猶豫。(今昔對照2)

  • 趙子淇佩玲妙

    若對比李商隱某些寫春詩的朦朧美感,韓愈更重於描繪“萬物復甦”的實在感,似在預告一個嶄新開端。(比較3)

  • 蔡依林唱跳魅力四射棒

    短句中帶著寒意尚未完全消退,卻已有陽光微暉射入,讓人想起年後復工雖艱難,卻仍要抱持一絲盼望。(今昔對照5)

  • 季軒

    與他在〈馬說〉中批判用人不當、強烈直白的風格相比,這裡更顯溫潤,宛如冬雪漸融、柔光漸現。(比較1)

  • 韓雪兒柏景芬

    短短幾句,就能感受到韓愈對寒去春來的留意,宛若在提醒人們:即便沈寂已久,也該迎接復甦的信號。(今昔對照3)

  • 劉雅婷

    現今社群常盛行“新春新希望”話題,人們拍攝初春景色分享於網路,也像詩人捕捉春之先聲,將歡欣傳遍四方。(今昔對照4)

  • 薛依宸子惠洋

    與杜甫常寫憂國憂民的沉重相比,韓愈此詩顯得清爽,淡描日常卻深含對歲時轉換的讚嘆。(比較4)

  • 紀文豪

    和他〈師說〉裡的慷慨激昂不同,此詩意態柔和,如春風拂面,展現韓愈細膩一面。(比較2)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