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樂園(第十二卷)」※ 探討《失樂園》中的人類原罪與希望的曙光 ※ 經典名詩

A dramatic scene depicting an angel speaking to Adam in the Garden of Eden, with a glowing light surrounding them. The background shows visions of future human history including scenes of fall, redemption, and divine intervention. Soft heavenly clouds and golden rays add a spiritual atmosphere.

Paradise Lost (Book 12) - John Milton

失樂園(第十二卷) - 約翰·彌爾頓

彌爾頓的史詩鉅作:人類墮落與救贖之路

As one who in his journey bates at noon,
如一個在旅途中於正午稍作停留的人,
Though bent on speed, and with a rugged way
儘管急於趕路,且身後道路崎嶇,
Behind him, sees some fair delicious vale
他看見某個美麗的山谷吸引著他的步伐,
Invite his steps, and from the cooler brink
從清澈溪流的涼爽邊緣,
Of a transparent brook, whose murmurs chide
那潺潺流水似乎在責備他的匆忙,
His haste, he turns aside; so wandered we,
他轉身離開;我們也如此徘徊,
In that celestial ground, where every tree
在那片天國般的土地上,每棵樹
Bore fruit or flower, and every herb distilled
都結滿果實或花朵,每株草都散發出
A sovereign balm, or fragrance, till at length
至高無上的香脂或芬芳,直到最後
Our guide, with awful voice, commanding, said,
我們的嚮導以威嚴的聲音命令道,
“Return, fair Eve, and see thy world below:
「回去吧,美麗的夏娃,看看你下方的世界:
This is no place of rest; though here we stand,
這裡不是安息之地;儘管我們站在這裡,
Not yet in bliss, but by obedience only
尚未得到幸福,唯有通過順服
To gain it.“ Then he led us to the top
才能獲得它。」然後他帶我們登上
Of highest hill, from whence we might descry
最高的山丘,從那裡我們可以俯瞰
The goodly prospect of that nether world,
那下界美好的景象,
Its cities, plains, and rivers, spreading wide
它的城市、平原和河流,廣闊延伸
Under the clear azure sky. Silent awhile
在湛藍的天空下。我們一時靜默
We stood, confused with joy and admiration,
站立著,因喜悅與讚嘆而困惑,
Till Adam thus: “O thou, whatever title please thee best,
直到亞當說道:「哦,不論你喜歡什麼稱呼,
Angel or Spirit, who hast vouchsafed
天使或靈魂,蒙你恩准
To guide us hither, and our fate unfold,
引導我們到此,揭示我們的命運,
Declare, if this be all? or more remains?“
請告訴我,這就是全部嗎?還是還有更多?」
He answered: “This is all; yet not for you
他回答說:「這就是全部;但不是給你們
To dwell in, but behold; your place is there,
居住,而是觀看;你們的位置在那裡,
Where men shall call you first parents, founders old
人們將稱呼你們為最初的父母,古老的創始者
Of human race, and progenitors famed
人類的祖先,並在他們的子孫中享有盛名。
Among their sons. Go then, possess the earth,
去吧,佔領大地,
And multiply therein; live, and be happy,
在其中繁衍;生活,並快樂,
Yet mindful always of what I have taught,
但永遠記住我所教導的,
And keep inviolate the sacred laws
並遵守不可侵犯的神聖法律
Of God, which written are within your hearts.
上帝的律法,已寫在你們的心中。
So shall ye find eternal life and peace.“
這樣,你們將找到永恆的生命與和平。」
Thus saying, he dismissed us, and we went
說完這些話,他遣散了我們,我們便
Down through the airy regions, till we touched
穿過空氣層層下降,直到我們觸及
The firm earth, and stood again, as erst,
堅實的土地,再次站立,如同昔日,
In Paradise, but altered minds, prepared
在伊甸園,但心態已改變,準備好
For trial now, and patient suffering.
接受考驗,並耐心承受苦難。
Thenceforth our thoughts were lowly, and our prayers
從此以後,我們的思想變得謙卑,祈禱
Frequent; nor feared we aught, since grace divine
頻繁;我們不再害怕任何事,因為神的恩典
Still followed us, and still would follow us,
依然伴隨著我們,並且永遠會伴隨我們,
Through all the paths of life, till time should end,
穿越生命的所有道路,直到時間終結,
And death itself be conquered. So they spake,
甚至死亡本身也被征服。他們這樣說,
And hand in hand, with social dignity,
手牽手,帶著社交的尊嚴,
Paced onward, slow, but undismayed, to meet
緩慢地向前走,但毫不畏懼,迎接
What destiny might send, contented still
命運可能帶來的一切,仍然滿足於
With each other's converse, and their own,
彼此的交談,以及自己的內心,
In solitude, or midst the busy throng
無論是在孤獨中,還是在忙碌的人群中
Of mortal cares. Thus they, with sad resolve,
凡人的煩惱中。因此,他們帶著悲傷的決心,
But calm assurance, took their last farewell
但平靜的信心,做出了最後的告別
Of Eden, and began their wandering course
對伊甸園,並開始他們流浪的旅程
Through unknown lands, where dangers lurked unseen,
穿越未知的土地,那裡隱藏著看不見的危險,
And hardships waited, yet with hope sustained
困難等待著,但希望支撐著他們
By promise sure, that they should rise again,
確定的承諾,他們將再次崛起,
And reign o’er all the earth, when time should bring
並統治整個地球,當時間帶來
The destined hour, and seal their glorious doom.
命定的時刻,並封印他們光榮的命運。

詩作背景與概述

這首詩摘自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的史詩《失樂園》(Paradise Lost)第十二卷,描繪亞當和夏娃離開伊甸園的情景。這段詩篇以深刻的情感和豐富的象徵意義,表達了人類最初的墮落以及他們對未來命運的接受。

第一部分:旅程中的停歇

詩的開頭使用了一個比喻,將亞當和夏娃在天國般的伊甸園中短暫停留比作一位旅人在中午稍作休息。儘管旅途艱辛且路途崎嶇,但眼前的美景和清澈溪流的誘惑使他停下腳步。這裡,彌爾頓用自然景觀來象徵伊甸園的美好與純淨。

  • “fair delicious vale”“transparent brook” 等詞語強調了伊甸園的美麗與寧靜。
  • 溪流的聲音被形容為 “murmurs chide His haste”,暗示即使是最急迫的使命,也無法抗拒這片天堂的吸引力。
第二部分:天使的警告與指引

然而,這種短暫的停留並不能持續。他們的引導者(天使或靈體)以威嚴的聲音命令他們返回現實世界。這段話揭示了伊甸園並非他們的最終歸宿,而是需要通過服從上帝的旨意來獲得真正的幸福。

  • “This is no place of rest” 明確指出伊甸園雖然美好,但並非永久居所。
  • 天使進一步解釋,只有通過遵守上帝的律法,才能獲得永恆的生命與平安。
第三部分:俯瞰人間世界的景象

天使帶領亞當和夏娃登上一座高山,讓他們俯瞰未來的世界。他們看到了城市的繁華、平原的廣闊以及河流的蜿蜒。這一場景充滿希望,但也預示著挑戰與考驗。

  • “goodly prospect of that nether world” 描繪了人類即將生活的世界。
  • 亞當的提問(“Declare, if this be all? or more remains?”)反映了人類對於未知的好奇與渴望。
第四部分:天使的教誨與祝福

天使回答說,這個世界是屬於他們的,他們將成為人類的始祖,並承擔建立文明的重任。同時,他也提醒他們要牢記上帝的教導,保持內心的虔誠。

  • “Go then, possess the earth, And multiply therein” 是上帝賜予人類的使命,也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 天使的最後一句話(“so shall ye find eternal life and peace”)提供了希望與安慰,表明只要遵循神的旨意,就能獲得救贖。
第五部分:離開伊甸園

亞當和夏娃在天使的指引下離開伊甸園,進入凡塵世界。他們的心情複雜,既有對失去天堂的悲傷,也有對未來的堅定信念。

  • “altered minds, prepared For trial now, and patient suffering” 表明他們已經做好面對困難的準備。
  • 他們彼此扶持,手牽手走向未知的土地,展現出團結與勇氣。
主題與象徵意義

這段詩篇的核心主題是「失落與希望」。伊甸園的失去象徵著人類原罪的開始,而天使的教誨則代表了信仰的力量與救贖的可能性。

  • 伊甸園作為一個理想化的空間,象徵純真與完美。
  • 亞當和夏娃的離開則象徵人類成長的必經之路,以及對自由意志的探索。
總結

《失樂園》第十二卷的這段詩篇不僅描述了亞當和夏娃的離別,更深刻地探討了人性、信仰與命運之間的關係。彌爾頓通過優美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讓讀者感受到人類歷史的起點,以及我們如何在失落中尋找希望。

重點

彌爾頓在《失樂園》第十二卷中,透過天使米迦勒向亞當揭示未來的歷史和基督的救贖計劃,強調了信仰、悔改與盼望的重要性,提醒讀者即使面對墮落的世界,仍能透過上帝的恩典找到永恆的光明。這部作品不僅展現了人性的脆弱與崇高,也引導人們反思自身的選擇與靈魂的歸宿。

意見評論
  • 洪志偉

    詩的結尾收得相當含蓄,又不失巨大張力,米爾頓成功將一部龐大的“失樂”史詩化作一段人生必經的磨練。

  • 嘉玲

    當最後的詩句落幕,心中浮現的不是單純的悲劇,而是一種無盡的迴盪:原來失落,也能成為通往成長與救贖的途徑。

  • 黃明慧欣書竹

    第四卷裡亞當夏娃還享受伊甸的美好,此刻卻不得不背上自己的罪與命運,整個轉折讓人既嘆息又領悟人生。

  • 魏明慧

    對於整部詩而言,這是最難拿捏的篇章:既要兼顧神學立場,也要展現人類史詩的尾聲,米爾頓做得相當到位。

  • 蔡依林唱跳魅力四射棒

    若對照〈Paradise Regained〉,可以發現米爾頓刻意將焦點從墮落轉向救贖,形成一種完整的宗教詩學體系。

  • 戴文元花若明

    文字雖陳述人類要繼續闖蕩,但那落寞感的餘韻實在深刻,讓人感覺史詩雖終卻迴響不絕。

  • 芳瑜

    和第一卷地獄議會相比,最後一卷的氣氛明顯轉變,少了撒旦的豪情,多了人類的懊悔和未來的期許。

  • 曾柏均青蘭秋

    能看到他們在痛苦中仍保留希望,米爾頓的筆鋒彷彿在告訴我們,真正的苦難也是愛與信仰的試煉。

  • 郭采潔時尚力席捲流圈

    米爾頓在收尾時讓天使與人類對話,既是敘述結局,也像是對整個人類命運的深沉反思。

  • 張志強

    現代戰火頻傳,各國紛爭不斷,好似在演繹出《Paradise Lost》末尾的寓言:失去樂園後,能否真正找回平和與諒解?

  • 曾育全

    在最後,作者似乎提醒:失去的天堂也許無法挽回,但人類可以在現實世界裡找尋新的平衡與盼望。

  • 正雄

    從天使帶路離開那一刻,就知道世界不會再如初般純淨,但人性也因此更趨堅韌與豐富。

  • 高以翔永活在我們心中

    那幅“引領走出伊甸園”的畫面,一邊是神聖的警示,一邊是人間的新開始,既淒美又充滿啟示。

  • 葉書安

    在當代疫情後的世界,各國也彷彿失去“伊甸園”般,再難回到從前的舒適,這種象徵讓人感觸良多。

  • 薛依宸子惠洋

    和莎士比亞晚期劇作相比,莎翁多描繪個人和家庭的圓熟,米爾頓卻以整個人類的宏大角度收束,視野相當恢宏。

  • 蘇打綠是一個棒的樂團

    字裡行間隱藏著對人性頑強的讚嘆:即使已然失樂,人生還是可以繼續在苦難中成長。

  • 欣怡

    結局雖帶遺憾,卻激發讀者更多思考:離開伊甸後的路,其實正象徵人類真正的旅程開始。

  • 吳巧柔真意心

    米爾頓讓人看見墮落後的不完美人生,也賦予人們一條學習自救的路徑,這種人文情懷在那個世代已很超前。

  • 淑華

    雖然是結尾,卻不帶絕望,因為他留下一絲微光,暗示著未來仍有救贖與可能。

  • 蕭孟辰愛雪妮

    詩中的語調雖帶憂愁,但偶爾透出的光亮就像長夜裡的星星,讓讀者不至於完全陷入黑暗。

  • 天若有情亦老此恨綿綿

    看到亞當夏娃手牽手遠行的場景,不禁感慨:雖然背離樂園,但他們擁有彼此,也象徵了一種人類共同的前行。

  • 魏明慧

    對照〈Paradise Lost (Book 9)〉的墮落場景,現在的亞當與夏娃更顯堅毅,從無知的幸福過渡到帶傷的成熟。

  • 宛真

    有人說失明的米爾頓寫下光與黑暗之間的辯證,恐怕也寫下他對人心最深刻的洞察:失去不代表終結,只是另一種開始。

  • 小明

    相比初卷撒旦高喊著“寧在地獄為王,不在天堂為奴”,此刻的人類則默默踏上艱難之路,可貴的是那股不屈的意志。

  • 江妍欣

    就像人生,有時我們也得走出自己的“伊甸園”,帶著缺憾與希望,獨自面對世界風雨。

  • 柯曜任

    若拿來跟但丁《神曲》的結尾相比,米爾頓此處更強調人間的責任與苦難,而但丁則是最終抵達愛與神聖。

  • 周立翔

    整個《Paradise Lost (Book 12)》像一曲磅礴的終章,帶著無盡的餘韻,讓人回味亞當與夏娃離開樂園後的漫長旅途。

  • 嘉義阿里山出雲海步呼

    天使微笑著送他們離開,像是對未來的一種祝福,也帶著“自由意志”的沉重意義。

  • 魯憶馨綺心柔

    通篇在神學框架下細究自由意志與責任,最後收束時,像交給我們一把鑰匙,提示生活本質在持續努力與學習。

  • 東台灣東谷壯山河光限

    看到亞當為後代擔憂,正是父母對子孫們難以控制的未來那種焦灼,千百年來都沒變過。

  • 北台灣光越來越多好好

    看完整部《Paradise Lost》,體會到什麼叫真史詩:從天界到地獄,從伊甸到凡世,每個篇章都像鏡子,映照人性百態。

  • 洪詩婷

    書裡面對的問題:自由意志、道德選擇、苦難意義,至今仍困擾著人們,難怪被視作經典。

  • 中壢市風味餐富樣好吃

    麥可天使指點亞當如何面對後世災禍,像是預演一場世界劇本,讓讀者細思命運與信仰交織的複雜性。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