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其二)」※ 詩歌概要 ※ 經典名詩

A dramatic ancient Chinese palace scene at sunset with an emperor and his consort standing on a cliff overlooking the mountains, conveying sorrow and regret. The atmosphere is melancholic, with soft golden light fading into shadows, symbolizing lost love and fallen glory.

马嵬(其二) - 李商隐

陳年情恨與君王宿命交纏的悲歌

海外徒聞更九州
Far beyond the seas, one only hears rumors of a realm spanning nine provinces
他生未卜此生休
Uncertain is the next life, while this life finds its end
空聞虎旅傳宵柝
In vain, the tiger troops’ night watches echo through the darkness
無復雞人報曉籌
No more do rooster-calls mark the coming dawn
此日六軍同駐馬
On this day, the six armies are all halted at Mawei Post
當時七夕笑牽牛
Once, on Qixi, they laughed about the Cowherd meeting his Weaver Maid
如何四紀為天子
How can four decades on the throne
不及盧家有莫愁
Compare to the Lu family, who remain free of sorrow

此詩為李商隱〈馬嵬〉組詩的第二首,背景與安史之亂以及楊貴妃在馬嵬坡被迫賜死的歷史悲劇相關。馬嵬坡事件象徵大唐盛世的幻滅,也影響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悲劇形象。詩人透過虛實交錯的描寫,刻劃了亡國之痛、人生無常,以及帝王之愛與權力無法挽回命運的無奈。

全詩以「海外徒聞更九州」開篇,帶出一種遙遠而空渺的感慨,暗示了宏大帝國與海外傳說的輝煌對比,卻也無法挽回逝去的盛世。接著「他生未卜此生休」蘊含對來生未知的茫然與此生無可挽回的絕望;「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描繪了昔日嚴整的警備與繁華已成空,連報曉的雞人也不復存在,意味時代轉變與榮華的衰落。

「此日六軍同駐馬」暗指事件發生當天,大軍集結卻無力逆轉悲劇,只能眼看局勢演變,讓詩人生出無限嘆息。「當時七夕笑牽牛」則呼應唐玄宗和楊貴妃對愛情的浪漫想像,曾在七夕之夜戲仿牛郎織女,却終究無法敵過政治與兵亂的現實。「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意味深長地質疑:坐擁皇位四十餘年,卻落得不及凡人一家至少能保留平安、無憂的悲涼情境。

李商隱在詩中隱含對歷史的批判與對人生的惆悵,並借用典故與對偶句式增添詩意深度。這首詩不僅是對馬嵬坡悲劇的悼念,也暗含對大唐權力結構與個人情感糾葛的深層反思。透過描繪帝王、權貴與兵亂的種種側面,呈現出人世盛衰難測、情愛與權勢無法永保的感慨。

整首詩結構嚴謹、情感深沉,以相對含蓄卻直切要害的方式,揭示了大唐末世的悲愴與人生難料的命運論。無論是對生死的嘆息,還是對富貴不敵平凡幸福的省思,都彰顯李商隱詩風中浪漫與感傷兼具的特色,進一步使馬嵬坡這一歷史場景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重點

1. 感悟唐代盛極而衰的歷史背景,體會帝王之愛與權勢最終無法改變命運。
2. 從詩中品味李商隱善於運用典故與描寫,營造悲劇且浪漫的氛圍。
3. 反思人生的無常與追求名利的短暫,珍惜眼前平凡卻真實的幸福。

意見評論
  • 麗華

    勾勒出的畫面很淒美,宛如暮色中隱隱約約的一隊兵馬,留下一串悠長的嘆息。

  • 家瑋

    能將血淚寫得如此婉約,足見李商隱的文采與對世事的透徹觀察。

  • 志偉

    全詩像在訴說一場遲來的追悼,雖然綺麗,卻無法掩飾血淚與痛心。

  • 屏東墾丁大街海灘對歡

    每次重讀,都彷彿能感受到詩人用細膩筆觸寫下的愧疚與嘆息,讓人心中悵然。

  • 一葉落知道秋莫忘故人

    從詩中看見大唐盛極而衰的片段,宛如一曲緩緩落幕的宮廷音樂。

  • 桃園機場航站往世界地

    仔細讀完,內心像多了一層釋然又多了層沉重,彷彿感受到詩人想向後世傳遞的教訓:華麗與愛情都脆弱,無常才是永恆的底色。

  • 陳力偉

    文字中充盈著無可挽回的嗟歎,讓我想到愛情、權力和命運的交織,最終都落得支離破碎。

  • 韓雪兒柏景芬

    詩句有種殘酷的唯美,像在華麗帳幕裡的折子戲,熱鬧落幕後迎來寂靜荒涼。

  • 歐陽雪

    風光背後卻暗藏裂縫,正是這首詩帶給我的最大感觸。一時的極樂,不敵命運的轉折。

  • 程俊偉美欣蓉

    詩中隱隱透著淒涼,讓我彷彿聽到遠古的悲鳴。

  • 簡君莉

    讀此詩時,總能感覺到春寒料峭似的淒楚,如同在古道邊聽見隱約馬蹄聲響,又遙想當年的榮寵與煙花轉瞬成空。李商隱並沒有明白直述事件,卻把血淚與思念藏於靜默的字裡行間,像一幅暗色油畫,讓人忍不住想要伸手探究那深邃的哀痛。

  • 柯語嫣

    字裡行間的血淚之痛似乎無聲卻猛烈,像一把藏在華服之下的利刃。

  • 雲林北港宮媽文化典熱

    他並沒有直白地寫楊貴妃之死,但讀者能從字裡感受那股揮之不去的罪與悲,成了後世不斷回想的痛點。

  • 謝文樂

    看到最近不少地方天災人禍頻傳,再回頭讀這首詩,就更加感到人世無常,歷史悲歌其實從未停止。

  • 洪德偉彩若瑄

    結尾的餘韻特別淒楚,讓人不禁聯想馬嵬坡上荒煙蔓草,昔日繁華不復存在。

  • 屏東墾丁大街海灘對歡

    每次看「馬嵬」都不免想到世間情愛與權力的衝突,最終只留下一地凄涼。

  • 溫青薇沁國良

    有時候想,當今的娛樂圈也上演著類似的愛恨糾纏,結局往往一樣讓人唏噓不已。

  • 溫心柔雅蘭琴

    馬嵬坡的背後是楊貴妃與玄宗的愛情悲劇,更是整個大唐命運的轉捩點。

  • 簡君莉

    思及國際局勢動盪時,也會想到詩裡的朝代興亡意象;繁華再盛,也可能轉瞬消散。

  • 花蓮海洋公園東觀光去

    現在還有許多社會新聞提到各種感情糾紛,有時也與這種「愛與權力的兩難」相似,結局常令人嘆息。

  • 馮思婷采雲虹

    那股淒絕的意象讓人一想起就喉頭酸澀,仿佛時空跨越千年,也無法撫平那刻骨的傷痛。

  • 洪詩婷

    每回讀到「馬嵬(其二)」,都感覺李商隱在華麗的辭藻中鑲嵌了一層撼動人心的淚痕。背後牽扯的是楊貴妃之死與玄宗的無奈,詩裡彷彿有一股隱忍且迴盪不去的感傷。文字雖不多,卻能讓我真切感受到大唐盛世將頹的悲壯,也窺見作者對情與義的複雜思索。細品之下,不只是歷史的嘆息,更是人心深處的悲愴。

  • 張家豪

    從詩人的角度來看,馬嵬似乎不是單純的地名,而是一個象徵,人性弱點與政治紛爭都在這裡顯露無遺。

  • 曾偉仁

    「馬嵬(其二)」跟李商隱的《錦瑟》相比,前者的悲劇色彩更為濃烈,直接讓讀者面對歷史和愛情的慘痛結局;而後者則偏向迷離自問的私密情感,兩首都蘊藏著作者深沉的思索。

  • 杰倫

    大唐榮光破碎之後,這首詩像是替那段輝煌唱一曲輓歌,聽來格外沉重。

  • 怡萱

    李商隱巧妙將歷史事件裹入個人情感,既是追憶也是譴責,字句看似輕柔,實則鋒利刺骨。

  • 士豪

    短短幾行,卻能勾勒出歷史盛衰的深層輪廓。

  • 台北故宮物珍藏史文物

    簡短的詩行卻凝聚著巨大的悲劇張力,提醒後世王朝盛衰不過是一場繁華夢。

  • 魯憶馨綺心柔

    「馬嵬」二字就讓人想到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讀來特別令人心酸。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