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 李清照
![A delicate ancient Chinese silk robe stained with tears, scattered makeup remnants nearby, placed on a wooden table beside an ink brush and paper, under dim candlelight in a traditional Song dynasty room setting, evoking deep sorrow and longing.](https://d2vbeab8c7k2ea.cloudfront.net/1738540437_2da7224a92ad144e0a97.poem_pkxlbwue_1200x1200.webp)
蝶舞情痕:淚染紅顏映舊夢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是李清照情感抒發的經典詞作之一。詞題中‘淚濕羅衣脂粉滿’直觀描繪了因傷感而濕潤的羅衣與模糊的脂粉,象徵著外在美態與內心苦楚的交織。首句以具象意象開篇,既刻畫出那難以掩飾的悲痛,也暗示了詞人對往日時光的無限追憶。接續的‘夢回柔情恨不全’,表達了在夢境中,往昔柔情依然復甦,但現實中那份圓滿卻早已失去,使得愛情和幸福顯得如此遙不可及。
‘斷腸夜語訴幽憾’一句,通過夜深人靜時低語訴說,將內心的隱痛與無奈表露無遺;而‘花殘香逝意綿綿’則借花殘與香逝,寓意青春與美好事物的消逝,但那份情感卻依然綿延不絕。隨後‘獨倚欄杆思故國’描繪了詞人獨自倚欄回首故國、懷念昔日繁華的景象,進一步強調了離愁別緒。‘清風難解離愁苦’以自然景致襯托心中無法消解的離別之痛,讓人感受到那份孤寂與凄清。
‘淚眼望穿秋水色’通過淚眼凝望秋水,形象地表達了詞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無限哀思;而最後一句‘空餘幽夢繞心間’,則點出儘管一切早已成過往,隱約的夢境與往日情懷卻依然纏繞在心頭,難以釋懷。整首詞語言凝練、情感豐沛,既展現了李清照對個人情感的細膩體察,也反映出她對時光流逝與舊夢難尋的深刻感慨。
此詞不僅是對個人失落與懷舊情懷的抒發,更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鳴,讓讀者在品味婉約詞風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歷經滄桑後依然難以釋懷的柔情與哀愁。
重點
一、透過‘淚濕羅衣’等具象描寫,展現詞人內心的悲痛與無奈;
二、夢中柔情與現實離散形成強烈對比,突顯舊夢難圓;
三、夜語低吟、花殘香逝描繪出離愁別緒的持續延綿;
四、獨倚欄杆與望穿秋水的意象,反映出孤獨與思鄉情懷;
五、全詞語言婉約細膩,蘊含深沉情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意見評論
- 賴明俊
最後,若回到現今社會中,或許許多人也經歷過在鏡子前邊哭邊整理儀容的時刻。正如詞中道出:外界的形象可以補救,內心的痛卻無從避免,這正是李清照詞長久以來令我們心有戚戚的原因。
- 歐陽雪
被許多人評為“婉約詞冠冕”的李清照,透過這首詞再次證明了她對細節處理的高超能力,能讓人彷彿親見一位女子在鏡前掉淚卻無法停止描眉。
- 鄭嘉英
此詞雖是寫離愁,卻在華麗詞藻中滲透無奈,讓我想起她在《聲聲慢(尋尋覓覓)`中的痛徹心扉;兩首皆道出女子情感深度,只是這裡更側重容顏與憂思交織,畫面更鮮明。
- 楊書芳
相比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淒切)`,那種場景化的離別疼痛,同樣刻骨銘心;但李清照著力於女性的貼身細節,矛盾與無助更具靈動性,也更令人刺痛。
- 邱慶龍
詞裡幾乎能看見她對“曾經盛裝”的自嘲,似乎美麗只剩下外殼,淚痕卻滲透所有華麗表象,這幅矛盾圖景讓人唏噓。
- 王大明
有人對照蘇軾在《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那般悲痛,二者雖同是抒發生離死別,但李清照更著重在日常細節裡的哀嘆,如妝與淚的衝突,而蘇軾則放眼山河與歲月。
- 小英
長評:在《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中,李清照將表層的美與內裡的悲推向極端衝突。一開始就直指“淚濕羅衣”,暗示了悲傷的重量;隨後再強調“脂粉滿”,作為女性梳妝打扮的象徵,卻被淚水侵蝕淩亂。這種鮮明對比,使情感穿透讀者心扉,更勝平鋪直敘的哭喊。比起她在《聲聲慢(尋尋覓覓)`裡直接陳述的尋人之苦,這裡借妝容道破更內化的痛。對於今天崇尚“外表完美”的我們而言,也是一道警示:一切華麗可能只是掩蓋淚痕的假象,真正的痛只有自己知道。
- 天若有情亦老此恨綿綿
中篇感想:詞中所呈現的「脂粉」並非單純點綴美貌,反而是一種保護色,掩飾難以言述的失落。淚水把脂粉洗去,也把表面的堅強剝落,讓讀者看到女性最脆弱的一面。放到今天許多網美或直播者的世界,或許也如此:光彩背後是深深的焦慮和辛酸,需要用更多妝容與笑容來掩飾,最後還是無法抗拒真情流露。
- 趙子淇佩玲妙
思及她在《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裡亦寫憶景懷舊,情緒雖明朗些,但到《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就更深沉,如暗夜閃過的雷光,劃破天幕,也劃痛自己。
- 欣怡
只看題目「淚濕羅衣脂粉滿」,就能想像那種滿面淚痕與鮮妍脂粉對比的淒美,讀來讓人心緒陣陣激盪。
- 春眠不覺曉處聞啼鳥聲
如果回到現代社會,很多人也在社群上秀出閃亮生活,但夜深時卻掩面痛哭,就像詞中“脂粉”與“淚痕”相交映,外華內苦,同樣引人深思。
- 彭若彤華沛梅
讀來像是黯黯深夜裡,火燭微明,詞人在鏡前淚流不止,卻還拿起粉盒,想修飾哪怕一瞬的光彩。
- 曾育全
李清照在《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裡,再次顯現她細膩的筆法,幾行句子就讓人感受到女主人公深藏的痛楚。
- 簡琳語
短評:妝容扮靚只掩一時悲,淚滴衣衫方見真情底。李清照總能用微小意象牽動讀者的神經。
- 蘇打綠是一個棒的樂團
有人在網路評論說,這首詞對那些在時尚圈裡掙扎的人特別有感:外人看到的是光鮮,但背後的孤獨和痛苦並不容易與人言。
- 曾俊偉
詞結尾並沒有強烈的轉折,反而在緩緩敘述裡蕭然落幕,就像人生裡的很多痛,沒有爆炸式的結局,只有沒完沒了的傷神。
- 吳巧柔真意心
這種嬌弱外表下的深沈情感,常讓我想起現代女性在職場或生活中的隱藏心聲,表面堅強或依舊妝容精緻,卻有無盡苦楚得不到排遣。
- 洪詩婷
不少人正經歷感情分離或失業痛苦,像詞中流露的眼淚與衣衫的雙重對比,都在告訴我們:看似華麗的人生場景,也許暗藏無邊寂寞,只有自己看得清楚。
- 胡志誠
短評:妝容殘、淚痕濃,李清照在柔美意象中灑下淒苦,隱忍又深切,隨讀者理解層次而不斷放大。
- 龔麗薇茜若芸
短評:衣衫染淚再美也憔悴,這種對比煞是淒絕,正是李清照詞的動人之處。
- 冠廷
有人將它與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淒切)`相比,柳永較直接吶喊,而李清照則把苦痛含在妝扮與淚痕的細節裡,更顯婉轉曲折,兩種悲愴都震撼人心。
- 願一心人白頭偕老可好
短評:淚濕衣衫,脂粉蒙塵,李清照以華貴意象反襯淒楚,既驚豔又心酸。
- 周冠華
短評:一襲羅衣染淚痕,看似微不足道的傷,卻在詞裡無限放大,傳遞心碎的重量。
- 楊書芳
整首詞層層遞進:從衣衫淚痕到深情絕望,再到最後的寂靜,讓讀者體驗悲緒擴散的過程,短小卻震撼。
- 鄭凱文
我看到新聞裡有人在網路直播完後卸妝崩潰,看著這首詞就覺得頗有共鳴:外表光鮮只是偽裝,內心的酸楚卻刻畫在一張臉上,不由讓人感慨兩相映照。
- 曾經滄海為水除卻巫山
整首詞情感張力不在激烈場景,而在“內裡的風暴”。這種含蓄讓讀者感到一種壓抑,不知不覺被詞人的痛淹沒。
- 亭君
中篇思考:她並沒有罵天怨地,而是冷靜地聚焦在具體事物——衣裳、脂粉與眼淚,將抽象愁緒化為可視畫面,因此更震撼。尤其“淚濕羅衣”代表了她對過往的牽絆之深。
- 雅芳
和她在《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較著重白晝漫長愁緒不同,這首對容顏與淚痕的雙重描寫更集中,描繪了女子對自我形象與情感的糾結,令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