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樂園(第二卷)」※ 傾聽撒旦謀略:以地獄議會鋪陳對抗神權的陰影 ※ 經典名詩

A dramatic depiction of Satan and his followers gathering in a dark, fiery underworld filled with smoky clouds, ominous shadows, and glowing embers. The scene should evoke tension and rebellion, with towering demonic figures surrounded by jagged rocks and flowing lava streams under a crimson sky.

Paradise Lost (Book 2) - John Milton

失樂園(第二卷) - 約翰・彌爾頓

地獄議會的密謀:自由意志與黑暗權力的再起

High on a throne of royal state, which far
高踞於皇權寶座之上,在那遠處顯赫地帶,
Outshone the wealth of Ormus and of Ind,
勝過歐莫斯與印度的所有珍寶,
Or where the gorgeous East with richest hand
或那富麗堂皇的東方,伸出最奢華的手,
Showers on her kings barbaric pearl and gold,
灑向王者們野性珍珠與黃金之輝,
Satan exalted sat, by merit raised
撒旦高踞其上,憑其功績榮升,
To that bad eminence; and, from despair
得享這邪惡的極致;在絕望之地重燃意志,
Thus high uplifted beyond hope, aspires
超越任何希望地被擁立,他的野心昂揚,
Beyond thus high, insatiate to pursue
並在這高度之上貪得無厭,想追尋更高之領域,
Vain war with Heaven; and, by success untaught,
仍欲與天堂交戰;他從先前慘敗中卻毫無體悟,
His proud imaginations thus displayed.
遂再度放縱驕傲,昭示世人。
Powers and Dominions, Deities of Heaven,
諸位神力與統治者,天界神祇們,
For since no deep within her gulf can hold
既然再也無深淵能囚禁我等於地獄之淵,
Immortal vigor, though oppressed and fallen,
縱使深受壓制,早已墮落,我等仍懷不朽之力,
I give not Heaven for lost. From this descent
我並不認為天堂已全然失去;自此沉淪之際,
Celestial Virtues rising, will appear
天界之力量必然再起,定能重新現身,
More glorious and more dread than half our foes
比那些敵人所見之景更瑰麗,更教他們畏懼,
Dismayed, and shall soon repair their numbers marred,
他們將為此震懾,我等亦能迅速修補損失之兵馬,
And still renew me in the worst of pains.
縱使深陷苦難,我亦可不斷自痛楚中崛起。

在《失樂園》第二卷中,約翰・彌爾頓將焦點轉向撒旦與墮天使於地獄中召開的會議。第一卷中,撒旦與追隨者歷經天國之戰的慘敗,被驅逐至地獄;在第二卷,他們不但沒有消沉,反而在黑暗深淵中釋放出更深的野心,密謀如何顛覆上帝的秩序。

本卷可分成兩大重點:

一是「地獄議會」的場景營造。墮天使齊聚一堂,在撒旦的帶領下激烈爭辯。蘇醒於烈焰與硫磺之中的他們,仍然抱持高度理性,據此設想多種對策:是否再度進攻天堂?抑或將注意力轉向「尚未被誘惑」的人類世界?透過不同惡魔的意見,彌爾頓呈現出多元的想法與性格,替整部史詩增添戲劇性與層次感。

二是「撒旦個人的雄心」。儘管背負失敗的傷痕,他仍堅持要與天堂抗衡,一方面顯示了撒旦的領袖魅力與堅毅,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的驕傲與不自量力。身陷地獄,卻藉著強烈意志想攀登更高的權力之巔,既讓人驚嘆其膽識,也暗示了最終結局恐將更加悲劇。讀者可由此看出人性(或天使性)在極度絕望中仍尋找自我主宰,但同時也陷於無法真正擺脫神聖秩序的矛盾。

彌爾頓同樣運用空白詩體(blank verse)寫就第二卷,維持了第一卷的莊嚴而流暢的特質。他醞釀的大場景與角色辯論手法,深受古典史詩與戲劇的影響:一如歐洲古代神話中諸神聚會、爭論,也似古希臘悲劇裡的辯證場面,充滿衝突與張力。當墮天使商討行動方針時,讀者在此同時感受到巨大的「人文式思考」:什麼是自由?何謂權威?叛逆究竟是高貴的精神象徵,還是僭越神聖的罪行?

最重要的是,第二卷以鋪陳「撒旦前往伊甸園」作結,預示著人類未來將面臨一場關鍵誘惑。相較於第一卷的戰後恢復,第二卷更強調「策謀」層面——在地獄深淵的燄火與黑影中,撒旦展開了自我認同與權力欲的延伸。這種描寫中隱隱透露出人類正處於未知的危險邊緣,等待撒旦全新陰謀的來臨。

整體而言,《失樂園》第二卷是「地獄計畫」的正式誕生:它以議會的形式描繪墮天使如何在黑暗之境中活躍,形塑了一個反秩序卻又有條理的組織體系。詩人將墮天使人性化,凸顯了「黑暗英雄」的特質,使讀者不僅見證神與魔的對立,也開始檢視自身的自由意志與有限性。至此,彌爾頓的史詩由「戰後失敗」邁向「對抗神權」的新階段;人類即將在撒旦的謀劃中扮演何等角色,也埋下後續劇情張力。

重點

• 本卷著重於地獄議會,墮天使集結討論對抗上帝的計畫。
• 撒旦領袖魅力與自負同在,展現「黑暗英雄」的複雜面。
• 與第一卷的「戰敗餘波」相呼應,第二卷更偏重陰謀與策略。
• 彌爾頓採用大型辯論場景,深富古典史詩與戲劇氣息。
• 結尾暗示撒旦即將踏上前往伊甸園之路,為人類「原罪」的悲劇預先敲響警鐘。

意見評論
  • 王俊傑映容晴

    若與但丁《神曲》中的地獄描寫相比,米爾頓更著墨於墮天使的內心與策略,使地獄不僅是懲罰之地,更是運籌與野心碰撞的舞台。

  • 蘭嶼達悟板舟獨特傳承

    最近全球政治局勢緊張,看新聞時感受各國勢力互相較勁,想起詩中墮天使們的議論場景,彷彿歷史不斷重演。

  • 基隆廟口市海鮮吃聲遠

    這裡呈現的是一種進退兩難的矛盾:他們想要繼續反抗,又得面對強大的神之威嚴,令人見識到一種注定失敗的悲壯。

  • 薛依宸子惠洋

    在〈Paradise Lost (Book 2)〉,撒旦與眾墮天使的爭論場面更壯觀,帶有深刻的悲劇感。

  • 新北市淡水老街陽景漫

    這一卷裡,地獄議會是焦點所在,每位墮天使都抱持不同觀點,讓人看出權力鬥爭在人性裡的深層烙印。

  • 旭東

    讀到他們決定要將戰火燒向新創造的人類,就像觀賞一部龐大的政治陰謀劇,愈看愈震撼。

  • 曾俊偉

    米爾頓在此延續第一卷的磅礴氣勢,但更聚焦於墮天使內部的討論與權力角逐。

  • 春眠不覺曉處聞啼鳥聲

    米爾頓再度展現他驚人的想像力與語言力量,將地獄政治與復仇計畫寫得如同一部鴻篇巨製,也逼著我們反思:反叛與專制,哪裡真能找到終極的自由?

  • 蘭嶼達悟板舟獨特傳承

    想起最近對AI道德界線的討論,人類如同書中將被試探的新造物,一旦權力與慾望交織,究竟會走向何方?不禁令人深感憂慮。

  • 鍾子凌

    讀到撒旦即將踏上穿越混沌之旅那段,彷彿踏入未知宇宙的冒險,卻也隱喻一個靈魂走向更深沉黑暗的命運。

  • 忠毅

    文字如同畫面感十足的史詩電影,自由與威權的拉扯、權力與信仰的鬥爭,毫不留情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 謝若璇

    和《Paradise Lost (Book 1)》的開場相較,第二卷更深入撒旦陣營內部,讓人看到偽裝下的恐懼和偏執,能更立體地理解墮天使群像。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