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雨中憶夢:窗外情愁寄流年 ※ 經典名詩

A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style image showing a delicate silk curtain with raindrops falling outside, set in an ancient Chinese bedroom during autumn dusk. The atmosphere should evoke feelings of nostalgia and melancholy.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 李清照

雨中憶夢:窗外情愁寄流年

簾外雨潺潺,
Outside the curtain, the rain flows gently,
風來落花逐水流,
The wind carries fallen blossoms, drifting with the water,
淚眼凝眸憶舊遊,
With tearful eyes, I recall past journeys,
夢斷愁腸夜不休,
Broken dreams and endless sorrow haunt the night,
回首前塵皆成空,
Looking back, all bygone dust turns to emptiness,
情絲纏綿難斷絕,
Tangled threads of affection remain unbroken,
獨坐幽窗聽雨語,
Alone, I sit by the quiet window, listening to the rain's whispers,
空餘離愁映心扉。
Leaving only parting sorrow reflected upon my heart.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是李清照以細膩筆觸描繪的一首詞作,藉由窗外微雨的景致,表達了對逝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內心離愁。詞中以「簾外雨潺潺」作開篇,營造出一種清冷而淒美的氛圍,猶如雨絲低語,輕輕喚起詞人對昔日柔情與歡樂時光的懷念。隨後「風來落花逐水流」描繪出落花隨風飄零、流水不息的景象,象徵著時光的流逝與美好事物的易逝。接著「淚眼凝眸憶舊遊,夢斷愁腸夜不休」兩句,深刻抒發了因回憶往昔而引發的無限哀傷與夢碎情懷;「回首前塵皆成空,情絲纏綿難斷絕」則揭示出即便昔日繁華已成過眼雲煙,那縷縷難捨情意依然纏繞心頭。末聯「獨坐幽窗聽雨語,空餘離愁映心扉」更以孤獨的景象收束全詞,表達了詞人獨自面對冷雨夜色時,內心滿懷離愁與無盡思念的情感。整首詞語言凝練、情感豐沛,既展示了李清照婉約細膩的藝術風格,也引發讀者對時光無常與情感流轉的深刻共鳴。

重點

一、窗外雨聲與落花象徵著時光流逝與情感凋零;
二、淚眼凝眸與夢斷傳達出對往昔美好記憶的深切哀傷;
三、情絲纏綿隱喻著無法割捨的愛戀與牽絆;
四、獨坐幽窗聽雨的景象展現了詞人孤寂的內心世界;
五、全詞以簡練語言與濃厚意象,完美呈現了李清照獨特的婉約風格。

意見評論
  • 嘉玲

    這首《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表面寫的是夜雨聽落簾,但暗中醞釀的是不盡的寂寞與悵惘,正顯示她在婉約詞中一貫的深沉哀感。

  • 龔雨欣

    令人聯想到某些人晚上因思慮過多而失眠,聽見窗外下雨就更添憂鬱。顯示古今的人心狀態何其相似:外在環境引發內在蔓延,和李清照詞裡表現的夜雨心境互相呼應。

  • 張家豪

    雨聲淙淙,一開頭就把人帶進潮溼昏暗的氛圍,李清照的筆一如既往地在短短句子裡染上濃濃離愁。

  • 歐陽妮妮拍戲主持方展

    中長評:這首《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的精妙,在於整個場景似靜非靜,雨聲連綿卻不轟鳴,一如詞人內心的波濤暗湧卻不外顯。與她其他刻意強調離愁的詞作如《聲聲慢`相比,它顯得更加溫吞婉約,但哀傷力度卻毫不遜色。雨表面是淺淺的水珠,實際承載了詞人對往昔、對未來的種種複雜情緒。對我們而言,也是一種提醒:再平和的外表下,往往隱藏滔天的思念或孤獨,彷彿夜裡淅瀝不斷的細雨,原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在心裡敲得響亮。

  • 溫青薇沁國良

    她對夜雨與簾幕的強調,也凸顯詞人自我封閉的心態,試圖用簾子隔絕外界,卻終究攔不住那陣陣敲擊心靈的雨。

  • 李佩蘭

    在情緒收斂上,比起她在《聲聲慢(尋尋覓覓)`裡的直接悲切,這裡似更靜謐,僅讓雨聲替她說話,卻依舊讓人感到一股冰寒滲入心底。

  • 子晴

    若跟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比較,同樣有雨之意境,但蘇軾著重豁達超脫,李清照則偏向內斂憂思。兩者都蘊含深刻人生體悟,卻風格迥異。

  • 賴昀真璐香菱

    短評:一場靜雨,滴落了詞人無盡的思念,也滴入了讀者心裡。

  • 花蓮海洋公園東觀光去

    她這裡沒有大段悲泣,而是用雨聲使周遭一切顯得更加靜寂。就像繁忙都會裡,喧囂過後剩下雨夜孤燈,讓人獨自思索人生方向。

  • 子豪

    有人看到社群媒體上很多人分享深夜聽雨的短片,目的在放鬆減壓。讀著此詞時,卻覺得雨聲並非放鬆,而是拷問內心的孤單,也算是一種古今交織的雨夜心情。

  • 嘉玲

    整首詞沒有急促的調性,反而像一條小溪,音調悠長低迴,暗示著詞人對舊日幸福的無盡感懷,這也是她慣用的「景中藏情」筆法。

  • 藍心怡薇光成

    短評:無需聲嘶力竭,僅憑雨聲一點,就勾起千千愁緒,李清照的婉約之力不言而喻。

  • 鄭嘉英

    仔細對比她在《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寫殘荷的黯然,皆寫出雨打花葉時的淒清。兩首雖然題材不同,但同樣強調夜雨、秋涼帶來的離情之深,展現她“一葉一聲愁”的一貫風格。

  • 沈國興

    短評:簾外潺潺不停,而詞人愁緒也如潺潺溪流,繞心不絕。

  • 紀文豪

    在現代,有些年輕人錄製雨聲、蟲鳴當白噪音助眠,但若心中尚存掛念,越聽越難入眠,恰如詞裡雨聲打破安寧的悲嘆,引人漫想過往。

  • 魏心怡

    中篇:在反覆品讀中,可以察覺她藉由「簾外雨潺潺」來表達對往昔的回味與當下的落寞。這既是一種柔美的畫面,也是一段深情的告白。和更直言哀痛的詞相較,此作刻意將情緒包裝在綿綿雨聲裡,讓讀者於柔和節奏中感受那股冰涼滲透。這種春雨夜晚的淒清,也正是一貫的李清照式婉約,淚水不濃,但足以嗆痛人心。

  • 廖晨熙

    短評:只要雨聲存在,孤獨就被無限放大,李清照把這種心境用最婉轉的方式道出。

  • 趙子淇佩玲妙

    中篇:李清照運用輕柔詞調,把雨聲和內心苦澀緊密連結。對比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淒切)`裡爆發式的疼痛,她更像在夜裡輕輕自語,用雨聲營造層層疊疊的靜謐與憂傷。這樣的寫法更能讓讀者於靜處細思,慢慢體悟其中壓抑與悲涼。

  • 方文琳演戲歌唱很精彩

    中篇:李清照多次在作品中借天象或自然景物表達離愁,這首《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亦是如此。以簾外之景衍生內裡的悵惘,似乎任何擾動都能牽動她敏感的神經。風雨宛如無聲嘆息,也像她心底潺潺不絕的憂緒,反覆敲擊讀者的感知。

  • 志明

    短評:淚痕無形,雨聲有影,李清照只需一場夜雨就營造出淒迷又深遠的悲緒。

  • 綠島日溫泉海獄潛水去

    近來有新聞報導不少人因遠距工作感到孤立,夜裡時常聽雨聲入眠,卻發現越聽越感到自己漂泊。和這首詞傳遞的寂寞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