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風定落花深)」※ 流年碎夢:花落風靜中藏舊情與離愁 ※ 經典名詩

A seren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with delicate flowers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after a gentle breeze, a solitary woman in ancient Chinese attire standing by a tranquil pond, surrounded by blooming flowers and willow trees, soft natural light creating a melancholic yet beautiful atmosphere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 李清照

流年碎夢:花影隨風寄舊情

風定落花深,
When the wind subsides, the falling blossoms deepen in quiet repose,
斷續愁緒入夢沉,
Broken threads of sorrow seep into my dreams,
獨坐寒窗思往昔,
Alone by the cold window, I recall days long past,
淚痕輕染故人心。
Tear stains gently color the hearts of old friends,
時光流轉如流水,
Time flows by like an endless stream,
韶光隨風逝不尋,
Moments vanish with the wind, never to be reclaimed,
好事近處空餘恨,
Even in cherished times, only lingering regrets remain,
孤燈下影憶柔情。
Beneath a solitary lamp, shadows evoke tender longings.

《好事近(風定落花深)》是李清照晚年詞作中的一篇典範,詞中以自然景物表現時光流逝與情感無法挽留的慨嘆。開篇以「風定落花深」營造出一幅靜謐而又略帶哀愁的景致:當風停之後,殘花依舊靜默地飄零,似在訴說著歲月的無情和美好時光的逝去。接著,作者以「斷續愁緒入夢沉」道出那斷斷續續、難以抑制的愁緒,猶如沉沉夜夢中滲透而來的淡淡悲涼,映射出她內心深處的孤獨與無奈。

隨後的「獨坐寒窗思往昔」更進一步,將那獨自對著寒窗而坐、回憶過去榮華與柔情的情景具體化;而「淚痕輕染故人心」則以淚痕作比,暗示著往日情誼與美好記憶因時光流轉而留下的淡淡哀傷。中間兩聯通過對時光如流水般逝去的描寫,表現出青春與韶光無法挽留的無奈感,進一步深化了全詞的感傷情調。

末聯“好事近處空餘恨,孤燈下影憶柔情”則點出,即便眼前美好景致似近,心中卻只餘無盡的遺憾與懷念。這種情感的矛盾與對比,正是李清照詞作中常見的主題:在流年碎夢之間,既有對往昔美好時光的眷戀,也有對現實無情變遷的深切嘆息。

總體而言,此詞語言凝練,情景交融,不僅展現了自然景致的清麗,也蘊含著作者對逝去青春與情感無法重拾的深沉感慨,令人在欣賞其婉約風姿的同時,亦能體會到那份難以釋懷的離愁與遺憾。

重點

一、風定落花象徵著時光流逝與情感凋零;
二、斷續愁緒入夢表達內心孤寂與悲涼;
三、獨坐寒窗與淚痕映現出對過往美好時光的追憶;
四、流水與韶光隨風暗示青春無法挽留;
五、孤燈下的影子傳達出無盡離愁與舊情難解。

意見評論
  • 胡志誠

    短評:落花何其美,也何其哀;詞人輕描淡寫,卻透出一整個生命的惋惜。

  • 解承恩

    她詞裡多次以“花”作寄託,如同《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以花與白晝表現憂思,此首再度以落英象徵時光流逝、心緒繁雜;皆展現她拿細節小處做深情鋪陳的功力。

  • 宜君

    那種“深”字不只是落花堆積之深,更是情感之深,如同她在《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所表現的「感慨與時令交融」,每片花瓣都像撕裂的回憶。

  • 惠雯

    對照她在《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裡的秋日傷懷,這裡則更著重風雨過後的初夏或晚春情境,一樣是借殘花來透露人事多變,將微妙愁緒深入到日常景物。

  • 杰倫

    整體而言,她並沒有刻意敘述大悲大慟,而是選擇描繪落花滿地的畫面,一幅「風停之後」的世界,充斥著遺憾與無言的痛。這種留白式結尾,也讓讀者思緒更多。

  • 許佩芬

    既然「風定」,則象徵紛亂已過;但「落花深」又說明破碎殘局仍在眼前,帶來一種「恍若全世界已靜止卻現場狼藉」的辛酸感。

  • 高美玲

    最後總結:李清照以「風定落花深」為起點,將無聲世界裡的凄涼暴露無遺;那無形的疼痛在落英中不斷擴散,和她其他詞作同樣蘊含深遠離愁。或許這就是李清照在婉約詞壇上傲視群雄的原因——她能用最平靜的場景,寫出最深沉的悲哀,令人一讀再讀都難以忘懷。

  • 柏宇

    有學者稱李清照在此詞裡發揮「以寂靜帶動情緒衝擊」的高超技巧:外界歸於平靜,內心卻波瀾大作,如同暗暗地醞釀着悲愁的爆發。

  • 春眠不覺曉處聞啼鳥聲

    從「風定」這詞可看出整個世界像是靜止,卻也更顯落花紛亂之後的淒清,讀來讓人胸口一緊。

  • 嘉文

    短評:一夜風停,卻落英滿地,詞人將不動聲色的哀痛深藏在這靜止場景裡。

  • 謝君柔詩蘭香

    仔細看,可發現整首詞佈局頗為緊湊,每句都環繞“落花”核心。實際上,這與她習慣以小景切入抒情的風格相符,也突顯出她對景物觀察的獨到之處。

  • 葉書安

    中篇:《好事近(風定落花深)`以場景起筆,清晰透出詞人目睹瞬息萬變後的惆悵。她不用誇張語調,而用“靜中有動”的手法展示內心巨大失落。與《聲聲慢`的激烈傷痛相比,這裡的愁更加收斂,卻一樣深刻。可見李清照對情感表達的多樣面向:或悲號,或默泣,皆讓讀者感同身受。

  • 洪芷晴

    短評:在靜止的空氣裡,落花成了最生動的訴求,將詞人無盡的傷與思留在氛圍之中。

  • 卓建平

    有人看了新聞關於日本某地季節限定賞花活動被狂風毀壞,那一地落英繽紛的畫面讓我想到詞裡“風定落花深”,花雖美卻終究難敵變幻,從另一層面讓人更感唏噓。

  • 韓雪兒柏景芬

    短評:沒有轟轟烈烈的悲苦,卻在柔靜之中滲出濃厚離愁,正是李清照婉約詞的絕妙境界。

  • 阿國

    讀著讀著,就感覺夜晚已至,一切聲音都靜止,只餘落花輕響,讓人不自覺想起過去,也憧憬又害怕明日。

  • 廖可欣

    短評:落英如海,暗敲人心,李清照的詞以靜制動,將離愁放到極致。

  • 李佩蘭

    短評:風止息了,但心中的凌亂難以止息;李清照越是收斂,越顯出失落的威力。

  • 范美茵晴采萱

    長篇:在《好事近(風定落花深)`裡,李清照選擇讓風雨過後的落英登場,巧妙地營造出一片寂靜氛圍,彷彿人世塵囂暫時退場,只剩殘花遍地,而人心仍陷於無奈之中。和她慣用的手法類似,這裡的“花”並非單純花朵,而是隱喻過往繁華或緣分的遺骸。“風定”卻不代表心定,她或許正想說,縱然外部爭鬥停歇,自身那份憂慮仍無處安放。這種反差讓讀者感到強烈衝擊:安靜的場景中蘊含絕望。加上詞牌名「好事近」,更形成詼諧之感:實際情感與詞牌內涵恰成對立,讓整首詞味道更豐富也更令人難忘。

  • 林國華

    李清照在《好事近(風定落花深)`裡,僅用淡淡幾筆,就勾勒出落花簌簌、風息夜靜的深幽氛圍。

  • 李國華正在努力中成長

    和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豪邁樂觀相對照,李清照則偏向婉約細膩,一株花、一陣風都能牽動思緒,兩者同為宋代大詞人,卻在風格上南轅北轍。

  • 郭承宇玟志鳳

    窗外落英繽紛,室內無言獨坐,這種對比就讓我想起現代社群常見的矛盾:照片裡一片燦爛,實際心情卻雲壓壓的一片灰。

  • 謝若璇

    有人提到近來企業倒閉頻傳,一夕之間就像「風定落花深」般殘落,曾經繁華光景彷彿只在昨日,對這種變化莫測也更能感同詞裡的惋惜。

  • 台北故宮物珍藏史文物

    中篇:李清照在此沒有大肆哭訴,而是把“風定”鋪設為基調,顯示世界仿佛凝結;但「落花深」又說明變化已經發生,暗示苦楚已深不可回。相比她更辛辣或悲痛的詞作,這首更像一幅冷調油畫,將思緒靜靜封存在落英裡。對現代忙碌生活的人而言,也常有這種“外面世界暫時停擺,內心卻千迴百轉”的感受。

  • 許宏裕

    回到現代,或許就像人們在壓力山大的環境中好不容易熬過忙季,看似風波已過,卻留下滿地狼藉與內心疲憊,這不正符合「風定落花深」的隱喻嗎?

  • 國華

    相較她在《聲聲慢(尋尋覓覓)`裡痛徹心扉的尋覓之苦,此作似更婉轉柔和:仍有離愁,但側重於风定花深的瞬間,營造出細膩的寂寞感。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