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歌」※ 古代石鼓之美與歷史意蘊 ※ 經典名詩

Stone Drum Song

石鼓歌 - 韩愈

讚頌石鼓文字與文化傳承的豪情

周綱既修召伯營,
When the Zhou order was restored and Lord Shao undertook his work,
石鼓何年出野庭?
In what age were these Stone Drums unearthed in the wilds?
堅固猶存篆籀跡,
Their inscriptions in seal script remain remarkably steadfast,
風霜披拂古來形。
Worn by wind and frost, preserving their ancient form.
秦漢爭傳誰得見,
Through Qin and Han they were passed along—who truly beheld them?
逸響沉冥意難明。
Their faint echoes vanish into obscurity, their meaning hard to discern.
欲識當時雲物狀,
To glimpse the scenes of that bygone age,
依稀文字恍然驚。
We rely on these sparse lines, struck with sudden wonder.

《石鼓歌》是韓愈為紀念出土的「石鼓文」而作,透過詩歌讚歎這些石刻珍跡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石鼓文據傳刻於周代,文字奇古,後經風霜剝蝕,仍隱約可辨。詩中提到周朝規制、秦漢傳承,讓讀者聯想到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以及書體在不斷演進過程中可能留下的空白與遺憾。韓愈以「石鼓何年出野庭」「堅固猶存篆籀跡」等語句,顯示出他對石鼓上篆籀文字的驚嘆與敬意,也為石鼓文在人類文明史中的獨特地位發聲。

同時,詩人運用「逸響沉冥」「意難明」等辭句,表達對石鼓上文字真實含意已難全然解讀的遺憾與神祕。這種難以言喻的感受既反映了時間的滄桑,也凸顯了文物在文化傳承中所具備的無可取代的象徵意義。韓愈身為古文運動倡導者,他在此詩中不僅展示文學才情,更寄託振興古典、尋根溯源的熱忱。對後世而言,《石鼓歌》既是讚古的傑作,也是提示人們尊重歷史、珍視文字遺產的一曲宏亮之歌。

重點

一、石鼓文見證文字的滄桑演變,承載豐富文化意義。
二、詩中風霜與古形對照,凸顯歲月更迭中神祕壯麗的美感。
三、韓愈以雄渾筆勢表達對傳統與遺跡的敬畏之情。
四、作品強調尊古與求真的精神,啟發後世重視文物與歷史傳承。

意見評論
  • 韓亦真

    短短幾十字就營造出博大深遠的意境,讓人不禁想親臨石鼓所在之處,觸摸那份滄桑。

  • 惠琳

    整首〈石鼓歌〉就像用錘子在岩石上刻出千年不滅的聲音,字字千鈞。

  • 許宏裕

    古樸雄渾的筆力彷彿把讀者帶回到先秦時代,能聽見戰馬嘶鳴與鑼鼓轟鳴。

  • 林詩涵夢竹君

    讀來氣勢洶湧,卻不乏韻律之美,宛如刀刻斧鑿般鏗鏘有力。

  • 大明王

    從中能感受到韓愈身為古文運動推手的豪邁魄力,輕易將宏大歷史與個人情感揉合在一起,熱血沸騰。

  • 嵇雪柔欣沛藍

    我曾對照韓愈的〈馬說〉來閱讀,一邊寫人才被埋沒的無奈,一邊以〈石鼓歌〉展現對古物與歷史的尊崇,兩篇風格截然不同,卻同樣彰顯韓愈對文化與價值的深刻情懷。

  • 新北市淡水老街陽景漫

    韓愈在此篇將情感和歷史融為一體,透過對石鼓的讚歎,也暗示出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與追憶。

  • 人生得意盡歡使金樽空

    在暮鼓晨鐘的底蘊下,詩人對石鼓流露出敬畏之情,仿佛在呼喚人們別忘記祖先所留下的精神與智慧。

  • 林育芬

    最近博物館推廣文物數位典藏,引發對古代石刻和碑文的關注,也恰恰呼應〈石鼓歌〉中凸顯的珍貴人文資產意義:它不僅屬於歷史,更是後人聯結古今的珍貴媒介。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