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郊」※ 詩中情懷與意境的概述 ※ 經典名詩
《東郊》充分展現韋應物以恬淡筆調書寫隱逸之心的特色。詩人先以「吏舍局終歲」概述他長期待在官場、日子單調枯坐;進而藉「出郊晴景新」抒發一見晴朗郊外之後的身心舒暢。透過「機心⋯ 閱讀完整文章
《東郊》充分展現韋應物以恬淡筆調書寫隱逸之心的特色。詩人先以「吏舍局終歲」概述他長期待在官場、日子單調枯坐;進而藉「出郊晴景新」抒發一見晴朗郊外之後的身心舒暢。透過「機心⋯ 閱讀完整文章
《送楊氏女》是韋應物以關懷的視角,為一位家境清貧的女子所作的送別詩。詩中對這位女子的身世與前路既表達了惋惜,更暗含諒解與祝福。開篇以「永日方戚戚」描繪詩人整日沉浸在惆悵心⋯ 閱讀完整文章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是韋應物描寫在雨天與友人於官舍聚會的詩作。整首詩以“兵衛森畫戟”開端,點出聚會場所並不僅是一般民宅,而是具有莊嚴氛圍的郡齋,顯示出當時身兼官職的身份⋯ 閱讀完整文章
《長安遇馮著》是韋應物在長安偶遇老友馮著時有感而發的作品。整首詩描繪了多年未見的友人相逢的情景,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昔日友情的懷念與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詩中寫道「客從遠方來,遺⋯ 閱讀完整文章
《寄全椒山中道士》是韋應物寄給隱居山林道士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人以清幽質樸的筆觸,描繪了隱者的生活景象,並表達了自己對塵世羈絆的感慨。開篇「今朝郡齋冷」寫出了官署的冷清與內⋯ 閱讀完整文章
〈簡盧陟〉是韋應物寫給友人盧陟的詩作,經由描繪室閣、城市、山林等多重場景,傳遞出詩人內心的動盪與渴望歸隱的矛盾情懷。開篇「宣室多清切」和「相逢話律餘」,既勾勒出宮室或官居⋯ 閱讀完整文章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是韋應物借淮水之地、與舊友再度相逢的感懷之作。詩篇抓住時光流逝與友情不改這兩大主軸,一方面紀錄昔日同遊的歡樂,另一方面又透露出歲月洗禮後,雙方鬢髮已見⋯ 閱讀完整文章
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是一首描繪江南春日風光的著名五言律詩。詩人於滁州官舍閒暇之時,漫步至西澗邊,觀覽自然景致,遂成此作。開篇「獨憐幽草澗邊生」點出詩人對細小生命的憐愛與關⋯ 閱讀完整文章
此詩被視為《登柳州城樓》題材的續篇或後世仿作,與柳宗元原本的《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相呼應,延續他登樓遠眺、懷人憶故的意境。詩中一方面透過「雲水隔天涯」強調城樓高處的⋯ 閱讀完整文章
此詩並非柳宗元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多半被視作後世以柳宗元風格為靈感,或出於佚名傳抄而歸於其名下的短作。整體與柳宗元被貶谪期間的創作風格相近,呈現出深秋或早春時晨起時刻的微寒⋯ 閱讀完整文章
此詩描繪夜幕低垂下,詩人與友人在江亭之中相聚互勉,卻又不得不面臨離別的情景。繼前首詩之後,這首「其二」更著力於表達即將分離時的依依難捨與夜色中的寂寞情懷。詩首以「江城月冷⋯ 閱讀完整文章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描繪了清晨秋日下,詩人行經南谷,路過一座近乎荒廢的村落時所見所感。詩人善用「秋曉」、「荒村」等意象營造蕭條而靜寂的氛圍:露華微濕、煙塵稀薄,象徵歲月流⋯ 閱讀完整文章
《誨侄孝文本》雖原為柳宗元向侄子開示道理的短文或勸誡書信,後世亦常以詩意的方式詮釋其精髓,故此處以近似詩體的形式展現。這部作品核心在於強調孝悌、修身的重要性,並引導晚輩在⋯ 閱讀完整文章
《江雪(其三)》並非柳宗元傳世的正統作品,多被視為後世文人仿作或意在延續《江雪》意境的詩句。整首詩延續「江雪」一貫的寒江孤絕風格,以白雪茫茫的場景凸顯天地間的靜謐與人蹤罕⋯ 閱讀完整文章
《零陵春望》據傳為柳宗元客居零陵(今永州)時,感懷春日時節與身世羈旅而作。柳宗元因政治挫折多次被貶,零陵地區山水清秀,卻難以撫平詩人內心的落寞與思歸情懷。詩中以「草初新」⋯ 閱讀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