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诗]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 残花与别绪交融的轻叹

A seren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with delicate flowers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after a gentle breeze, a solitary woman in ancient Chinese attire standing by a tranquil pond, surrounded by blooming flowers and willow trees, soft natural light creating a melancholic yet beautiful atmosphere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 李清照

落花余韵与幽绪轻叹

风定落花深,帘幕轻寒凝黯。
The wind has stilled, fallen blossoms lie in depth; the chill settles bleakly behind the gauzy drapes.
残香犹抱旧时情,暗对春愁无限。
Lingering fragrance still holds a bygone tenderness, hinting at endless springtime sorrows.
月影移来,倚阑人静,几许伤离恨?
Moonlight shifts in silence; leaning on the railing, how many regrets of parting fill the night?
只恐飞红经去后,怅望故园消息。
Fearing the final petals drifting away, one gazes longingly for tidings from the distant home.

此词开篇“风定落花深”,以极具画面感的短句点明初夏或晚春时节里,微风停歇后落花堆积满地的景象,带有既安静又惆怅的氛围。李清照常以花落、帘幕、月影等意象来烘托心绪之微妙:落花暗示春光难留,帘幕轻寒与“凝黯”相衬,渲染出室内外交错的黯淡与忧思。紧接着“残香犹抱旧时情”,更借余香来延伸对过去美好的回味,展现出她对光阴易逝与情感流散的深切感怀。

接下来,词人将镜头转到夜色与月影,转折出“倚阑人静,几许伤离恨?”倚阑远眺,却只见月光如水,周遭寂静无声,此时若有心中郁结,更觉愁绪层层堆叠。李清照擅长将主体情感和周围景致紧密交融:月夜之寂,与思乡、思情互为映照。正是这般夜阑人静的时刻,离恨最为伤神,也最能将内心的情绪推向深处。

末尾“只恐飞红经去后,怅望故园消息”,再度回到落花的意象:那些随风飘落的花瓣,仿佛象征岁月与旧事一去难返,让人心生怅惘。她既担忧季节和容颜一同逝去,又在此景此情中愈发思念故乡或过往。这里的“故园消息”并非单指地理上的家乡,更包含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回首。每一瓣离枝的花,都可能是对旧日承诺与记忆的无声告别,也折射出时代动荡下,个人漂泊无依的感触。

从整体看,此词运用了李清照一贯的婉约风格:轻灵的笔触下蕴含深厚情感,风与花、月与夜、帘幕与心曲,种种意象交相辉映,构成她在离愁别绪中的精神图景。正因其善用极富韵味的描写和短句式的空灵转折,才令全词处处带有迷离而幽深的诗意,使读者彷佛能步入这个寂寞的夜晚,细细体味落花辞树之后的无尽叹息。

要点

1. 以落花、帘幕、月影等意象营造出晚春或初夏的淡淡愁绪。
2. 风停花落,折射了春光易逝与人生离合的无奈。
3. 李清照善用短句式与景物描写,渲染浓郁的孤寂氛围。
4. 诗意空间中,思乡与旧情交织为离恨与感怀的重要主题。
5. 品读此词,可感受婉约词的典型风貌:自然景致与内在情思紧密相融。

意见评论
    分享
    学习时间时真的飞逝!
    可用的语言
    推荐视频
    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经典名诗] 我们与世界过于紧密 - 本诗概要

    经典名诗
    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这首十四行诗是华兹华斯对日益工业化、商业化的社会所发出的感慨。他指出,人们因过度追求物质利益而与自然渐行渐远,忽视了自然中最能震撼和滋养心灵的部分。开篇一句“我们与世界牵⋯ 阅读全文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经典名诗] 题写于威斯敏斯特桥上 - 本诗概要

    经典名诗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题写于威斯敏斯特桥上》是威廉·华兹华斯在1802年9月3日清晨经过伦敦时所作的一首十四行诗。诗人抓住了伦敦在清晨光线下的瞬息之美,把平日熙攘喧闹的城市刻画得空灵、纯粹且庄严。⋯ 阅读全文

    The Prelude (Book 3)The Prelude (Book 3)

    [经典名诗] 序曲(第三卷) - 本诗概要

    经典名诗
    The Prelude (Book 3)

    《序曲(第三卷)》是威廉·华兹华斯自传体长诗《序曲》中的重要一节,集中描绘了诗人踏入剑桥大学后对新环境的初步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内心震动。相较于前两卷对乡野与童年的缅怀,这⋯ 阅读全文

    The Prelude (Book 2)The Prelude (Book 2)

    [经典名诗] 序曲(第二卷) - 本诗概要

    经典名诗
    The Prelude (Book 2)

    《序曲(第二卷)》继续了威廉·华兹华斯在首卷中对童年与早期感受的回顾,但更深入地探讨了心智随成长而发生的变化。相较于第一卷所展现的童年直觉与自然相互呼应的生动图景,第二卷⋯ 阅读全文

    The Prelude (Book 1)The Prelude (Book 1)

    [经典名诗] 序曲(第一卷) - 本诗概要

    经典名诗
    The Prelude (Book 1)

    《序曲》是威廉·华兹华斯的一部长篇自传体诗,以多个篇章探讨了诗人与自然、心灵和社会之间的深层互动。其中《序曲(第一卷)》聚焦于童年与青年时代对自然的早期感知,并铺陈出诗人⋯ 阅读全文

    Ode: 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Ode: 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经典名诗] 不朽暗示颂 - 本诗概要

    经典名诗
    Ode: 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不朽暗示颂》是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性长诗之一,全名为《颂歌:从童年回忆中所见的不朽暗示》。诗人借对童年与自然的回溯,探讨了“灵魂本源”与“成长丧失之美”之间的张力。华兹华斯⋯ 阅读全文

    Tintern AbbeyTintern Abbey

    [经典名诗] 廷特恩修道院 - 本诗概要

    经典名诗
    Tintern Abbey

    《廷特恩修道院》(原题为《在廷特恩修道院上游几英里处所作之诗》)是威廉·华兹华斯的重要代表作,收录于1798年与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中。诗人以回访怀河(Wye)之旅为契机,⋯ 阅读全文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经典名诗] 孤独漫步如云 - 本诗概要

    经典名诗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这首《孤独漫步如云》是威廉·华兹华斯的经典代表作,也常被称为《水仙花》。诗的灵感来源于诗人偶遇大群水仙花的经历,借此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叹与对灵魂升华的触动。诗中以第一人称⋯ 阅读全文

    To SpringTo Spring

    [经典名诗] 致春天 - 本诗概要

    经典名诗
    To Spring

    《致春天》是威廉·布莱克向季节的颂歌,在诗中,春天被拟人化为一位散发神圣光辉的来客。全诗以热切、充满期盼的语调,引领读者投入一个自然焕发生命力的场景。诗人通过写群山与山谷⋯ 阅读全文

    Laughing SongLaughing Song

    [经典名诗] 欢笑之歌 - 本诗概要

    经典名诗
    Laughing Song

    这首《欢笑之歌》出自威廉·布莱克的《天真之歌》系列,呈现出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与赞美。诗中,树林、溪流、山丘与鸟儿齐声欢笑,形成了一幅洋溢着活力与快乐的画面。孩童般的视角使⋯ 阅读全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