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行」※ 借堤邊瑰麗春景,隱喻人事興替與離愁 ※ 經典名詩

Embankment Stroll

堤上行 - 刘禹锡

繁華爛漫與人生感懷交織的堤邊情思

花枝缺處青樓開,
Where the flower branches are broken, a green-roofed tower appears,
鶯聲不到春還來。
Though orioles sing elsewhere, spring returns all the same.
白骨成塵草木生,
Bones turn to dust as new grass and trees take root,
仲宣懷遠豈無情?
Yet how could Zhong Xuan's homesick heart be devoid of feeling?

本詩題為〈堤上行〉,以短短四句展現劉禹錫在春日堤邊的觀感與深層情懷。開篇「花枝缺處青樓開」同時透露殘敗與新興的矛盾景象:花枝雖有殘缺,但背後的樓臺仍然悄然矗立,象徵著自舊境中迸發的新氣象。第二句「鶯聲不到春還來」則進一步彰顯“人與事”或許變遷,但春天依然降臨的韻味,暗示著自然節律的周而復始。

第三、四句轉向人生感慨:「白骨成塵草木生」刻畫了生命循環、興衰更替的普遍規律;同時引用了東漢文人王粲(字仲宣)懷鄉思遠的典故,以「仲宣懷遠豈無情?」點出即使環境凋換、人事已非,念舊之情還是不會停止。詩人從眼前的斑駁春景出發,卻將視野延伸至對人事與生命流轉的省思。

從語言風格看,劉禹錫在此詩中善用細微對比與典故呼應:花枝殘缺與青樓初現,鶯歌不至與春日依舊,枯骨化塵與新草蔓生,都在輕描淡寫裡映照出無常與希望的交疊。詩句既有唐代詩歌浪漫氛圍,也含蘊著懷古傷今的淡淡憂思。

重點

一、借堤上殘枝與新樓對照,隱含“舊勢凋落、新景升起”的時代演替。
二、透過春天如期而至,強調自然生生不息對比世事易變的感慨。
三、「白骨成塵草木生」揭示生命迴圈,也蘊含對人的有限與自然更迭的深刻體悟。
四、全詩字句簡潔卻富於對比與暗示,折射劉禹錫對歷史變遷與個人歸宿的深層思索。

意見評論
  • 宛真

    短短幾句,把整條堤的繽紛人事與四季交替都融進去,仿佛找回喧鬧中的詩意。

  • 大稻埕頭看夕陽船遊景

    短評:欣欣向榮的景象,看似平實,卻營造出滿滿活力。

  • 志偉

    最後,每回品讀《堤上行》,都仿佛在繁忙日常中得到一絲寧靜,彷彿與詩人一同漫步堤邊,一邊感受人聲喧鬧,一邊領略自然生機。

  • 東台灣東谷壯山河光限

    我特別喜歡詩中對堤邊景物的細微觀察,好像能聞到草葉的清香。

  • 高佩蓉子筠柔

    有朋友日前分享他在河邊公園慢跑的影片,我腦中馬上浮現《堤上行》裡那種朝氣蓬勃氛圍,讓人心境敞亮。

  • 薛依宸子惠洋

    整詩的畫面感極強,彷彿看到攤販、小舟和綠柳,還有孩童奔跑的身影,都在朗朗晴空下盡情揮灑。

  • 北投溫泉泡湯除疲癒心

    中段詞句節奏明快,像在寫當地人的忙碌生活卻又不失恬淡,讓人感覺歲月靜好。

  • 許庭薇

    詩中沒有過多的修飾辭藻,卻能在幾句話裡營造氛圍,這種“以少勝多”的手法展現了他對文字的純熟運用。

  • 宛真

    一開頭就讓人感覺躍動的節奏,彷彿河堤上春意正濃。

  • 鐘羽馨

    在劉禹錫其他懷古或者批判時局的作品裡,常見沉重思考,而這首更多陽光灑落,像從陰影裡探出的一片新天地。

  • 洪芷晴

    短評:鮮活、洋溢春意,讀完很想去河堤走走。

  • 蔡明峰

    長評:春意盎然的河堤,徘徊的人群與未來的憧憬,正是《堤上行》的精髓所在。它不像某些詩作那般刻意賦予深沉寓意,反而直白地讓讀者感受到市井中也蘊含詩意。劉禹錫或許想告訴我們:真正的美不僅僅在皇宮高閣裡,也存在於芸芸眾生的日常。從攤販吆喝聲到輕舟劃開水面的動感,再到空氣中飄散的春日清香,都在詩人筆下匯聚成明亮的樂章,讓人眼前一亮。這恰恰是他對時代與生活的一份熱愛與讚美。

  • 北台灣光越來越多好好

    長評:整首詩表面寫景,實則暗示勃勃生機與歡樂音韻。劉禹錫作為詩人,一向擅長用簡練筆墨勾勒繁複畫面。《堤上行》正好展現他的這項功力:只需幾句,就把河堤兩岸的熱鬧與豐富刻畫得活靈活現。你能看到人來人往,聽到船隻喧囂,也能感受到隨著季節轉換而生的期待感。雖然沒有明確的抒情字句,但卻在江水、堤岸、往來行人之間,滲透出詩人對生命韻律的喜愛。這種豐盈活潑的氛圍,正是他作品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 楊書芳

    據說當年河堤上商旅往來頻繁,也許詩中就有那麼幾位趕路的旅人,匆匆而過卻被春光撫慰。

  • 白日山盡黃河入海流兮

    詩裡帶著輕快調子,像是嗅到春風吹拂臉頰,令人忍不住想在堤邊走一圈。

  • 方文琳演戲歌唱很精彩

    讀時腦海浮現一幅春日畫面:晴空、淡雲、堤岸綠意,還有人們來回奔走,彼此問候。

  • 林育芬

    跟《秋詞(其一)`的“秋日勝春朝”呼應起來,更能看出劉禹錫無論在秋天還是春日,都保持昂然態度,與天地相調和。

  • 黃怡君

    若對比《陋室銘》提倡的“室陋德馨”,《堤上行》表現的卻是戶外開放之美,好像在說不管居家或戶外,都能找到自然的可愛與生命活力。

  • 淑華

    我喜歡詩中那份人間煙火味,既脫俗又貼地氣,看似平常卻帶著讓人心動的魔力。

  • 王俊傑映容晴

    跟李白總帶幾分浪漫縹緲不同,劉禹錫在此詩更貼近人間煙火,將堤上的市井與自然相互交織,讀來尤其親切。

  • 趙子淇佩玲妙

    短評:明亮、清新,如同堤岸邊的薄霧在晨曦裡漸漸散去。

  • 曾雅妮高爾夫球場揮杆

    聽說最近有城市推廣堤防步道,並舉辦市集與音樂會,讀到《堤上行》後更能想像那番熱鬧情景,或許古今都喜愛在堤邊享受春光。

  • 黃文龍

    看到一句“柳煙杏雨”之類的場景時,總讓人想起杜甫筆下淙淙流水,兩人雖風格不同,但都致力描繪生活本質的動人之處。

  • 大明王

    相較於《再遊玄都觀》裡隱含的興衰無常,《堤上行》給人的感覺更樂天,猶如在高處眺望前方,滿懷對未來的期待。

  • 屏東墾丁大街海灘對歡

    很難想像這詩其實也包含了劉禹錫對社會現實的體悟,看似輕盈,卻流露出他對民間樂趣的讚賞。

  • 汪青柔麗雅雯

    有時候想起他在《竹枝詞(其一)`裡描寫巴渝風情,同樣的民間氣息在《堤上行》也能隱約感受,只是場景轉換到河堤,卻依舊蘊含親民味。

  • 美玲

    劉禹錫在《堤上行》裡運用簡潔筆調,描繪出堤岸兩旁的繽紛生機;那種昂揚向上的氛圍,讓人讀後心情跟著雀躍。與他在《秋詞(其一)`裡的昂然氣度相通,都能感受到他豐沛的生命力。

  • 解承恩

    有時想到韓愈的文風尖銳沉鬱,而劉禹錫在這裡則顯得親切可人,兩者風格大相逕庭,各有其美。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