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y Sonnet 17 - John Donne
聖十四行詩第17首 - 約翰·鄧恩
Holy Sonnet 17 - John Donne
聖十四行詩第17首 - 約翰·鄧恩
這首詩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所作,屬於他的「聖十四行詩」系列之一。多恩以其玄學派風格著稱,常將深刻的情感與哲學、宗教的思考結合起來。這首詩探討了愛情、失落和信仰等主題。
第一段:
“Since she whom I loved hath paid her last debt / To Nature, and to hers, and my good is dead”
詩的開篇描述了一位深愛的女性已經去世。「paid her last debt」指的是死亡,意味著她已完成了對自然和自身的責任。這裡表達了詩人失去摯愛的悲痛。
第二段:
“And her soul early into heaven ravished, / Wholly on heavenly things now she is bent.”
詩人相信她的靈魂已被天堂接納,並且現在完全專注於天上的事物。這種觀點反映了多恩深厚的宗教信仰,認為死後靈魂會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
第三段:
“I should not find a list of vanities / So long as this, that I may be rid of those,”
詩人表示自己應該拋棄塵世間的虛榮和瑣事。他意識到過度沉浸在個人的悲傷中並無益處,需要尋找更高層次的精神寄託。
第四段:
“And with a better measure of these days / Than to make grief’s survey, or write love’s praise.”
詩人希望能夠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時間,而不是一味地沉溺於悲傷或讚美逝去的愛情。這顯示出他試圖從痛苦中走出來,尋求新的生活意義。
第五段:
“For though my limbs wax feeble, and my heart / Be faint with too much love, yet I do not / Despair;”
雖然身體變得衰弱,內心也因過度的愛而感到疲憊,但詩人並沒有絕望。這表明他依然抱有希望和信念。
第六段:
“for He who made all things can restore / All things; and if He will, He can renew / My strength, and make me love again, and more.”
詩人堅信上帝有能力恢復一切,並可以賜予他新的力量,讓他再次去愛,甚至愛得更深。這段話強調了信仰的力量,以及對神的信賴。
結尾:
“But why should I love? Who can requite my love?”
最後,詩人提出了疑問:為什麼我還要再去愛?誰能回報我的愛?這句話既表達了他的困惑,也反映了他在經歷喪失摯愛後的孤獨感。
《聖十四行詩第17首》是一首充滿情感張力和宗教思考的詩作。通過描繪失去摯愛的痛苦,詩人不僅表達了個人的悲傷,還探討了如何在信仰中尋求慰藉和力量。詩中的語言優美且富有哲理,展示了多恩作為玄學派詩人的特有風格。
這首詩提醒我們,在面對生命中的重大失落時,信仰和希望可以成為重要的精神支柱。同時,它也引發讀者對愛情、生命和死亡的深刻反思。
這首詩以強烈的情感訴說靈魂對神性的追求,提醒讀者反思自身信仰、謙卑及對永恆生命的渴望;透過約翰·鄧恩的文字,我們感受到人類脆弱性與神恩典之間的張力,啟發我們尋求精神層面的更高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