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叹 - 陆游
![A traditional Chinese farming village scene with farmers working in rice fields under a vast sky, showing both hardship and hope. The atmosphere should feel serene yet tinged with struggle,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rural life in ancient times.](https://d2vbeab8c7k2ea.cloudfront.net/1738609407_8aed8c917acf5ad1a784.poem_phgexxwl_1200x1200.webp)
描繪農村辛勞與憂思的深刻感懷
《農家嘆》展現了陸游對鄉土生活的深刻觀察與同情。全詩描寫農人耕作的艱辛和他們面對賦稅壓力時的無奈,也蘊含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懷。首句「年年耕耨不離村」,便凸顯了農民的勤勞與恆常,他們日復一日地深耕自己的土地,不曾離開鄉村。第二句「曾見鋤犂對磨痕」,暗示長年使用的農具,已然累積厚重的磨損,象徵著歲月的積累與身心的付出。
接著,詩人透過「溝塍羸馬誰憐瘦」和「酒盞山翁自笑貧」,描繪了農耕環境的艱苦:瘦弱的老馬仍被驅使在田間,而山翁只能以一杯酒聊以自嘲其貧困。隨後「閭里兒童遮陋巷」展現鄉村中質樸的生活畫面,卻因「里胥催科甚叫喧」點出賦稅壓力的殘酷,令人不禁同情。
最後兩句「野人不識生民弊,看到歸來亦泫然」,顯示農民雖然樸實淳厚,對政治與社會權力結構知之甚少,但當他們親眼目睹或實際感受到這些不公時,仍感到難以承受的悲慟。詩人以最直接的視角,呈現了底層民眾不為外人所見的苦處,也通過簡潔自然的筆調,訴說著對黎民蒼生的憐憫。本詩蘊含著陸游既有的報國情懷與愛民理念,同時也是古代詩歌中關懷民生的重要範例。
從詩的用字與情境建構來看,詩人不以宏大敘事切入,而是從農家日常的耕耘、工具磨損,到與官吏的直接衝突,描繪出社會最基層的苦澀。讀者可由此窺見南宋時代農村的真實景況,以及陸游身為文人對社會現實的憂思與同情。
重點
・以樸實細膩的筆觸描繪農民艱苦。
・展現詩人對底層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懷。
・突顯南宋時代地方稅負與社會壓力。
・透過悲憫之情呼應詩人愛民憂國的理念。
意見評論
- 俊豪
詩中寫到农家一年辛勞,果實卻常被賦稅與剝削掠走,讓人想起現代社會某些農民還在面對市場價格不穩或天災風險,似乎千年過去,農業仍然艱辛。
- 洪偉忠雅燕如
在李清照的詞中多寫自己情感遭逢磨難,此處陸遊轉眼寫民生艱難,兩人皆經動盪時代,只是關注點不同:一聚焦離愁,一訴群苦,各有其悲。
- 人生得意盡歡使金樽空
這首詩不像他寫愛國情懷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那樣強調報國壯志,但同樣帶有一種深沈哀痛,只是聚焦在農家生活裡,傳達出對民生疾苦的關切。
- 嘉玲
短評:沒有豪邁悲歌,卻在淺白言辭裡鋪陳血汗與淚水,陸遊以農人辛勞來映照整個時代的不公。
- 周杰倫創作魅力無限讚
中篇:在《農家嘆》裡,我們能看到陸遊放下了朝堂上的憤慨,轉而走進田間地頭,以細膩筆觸描繪那些勤勞耕作者的苦鬱。這種視角其實顯示了他不僅關懷國家大業,也真切體察百姓悲苦。對現代人而言,農村空心化、青年出走城市打拼之現象仍在發生,與詩中困境或許在本質上一樣悲涼。
- 趙偉銘
他的關懷顯示對整個時代的洞悉:愛國並非僅為復河山,也要體恤民生,否則豪情無益。這也是陸遊深受後世敬重的原因之一。
- 洪偉忠雅燕如
詩人在此沒有激昂控訴,卻通過片段畫面、樸實敘述傳遞深深的嘆息:辛苦一年被官吏、租稅剝削,真正落在農人手裡的少之又少,讓人閱讀時也隨之心酸。
- 中台灣遊地山水秀語花
即使千年之後,閱讀這首《農家嘆》依然能感受到詩人對田間勞動者的一片憐憫與敬意,也提醒我們莫要忽視那些最接近土地的人,他們肩負養育眾生的重任,卻常在權力結構裡被邊緣化。藉由陸遊的詩,我們更懂得體諒農人的淚與汗。
- 林育芬
讀《農家嘆》時,第一感覺是陸遊用簡單樸質的字句,描繪出農人日常艱辛,背後卻隱含了深厚的社會關懷。
- 魯憶馨綺心柔
短評:一份辛勞,萬般辛酸,看似冷眼旁觀,卻是詩人替沉默的農家說話。
- 胡正安
有人說現今不少國家也在推動農業改革或提供補貼,但農業仍是高風險行業,讓人聯想到詩裡的農家年年盼豐收卻年年壓力山大,古今看來並無大異。
- 建宏
長篇:總體而言,《農家嘆》放棄了豪放激烈的詞風,用樸實筆觸展露田間的現實:一年到頭勤耕苦種,收成卻被賦稅或中飽所逼走大半,農家艱辛可見一斑。此情此景,陸遊其實是把“家國”放到更宏觀:若連基層都活得艱難,何來強盛與安定?相比他其他高亢憂國詩篇,本詩更立足民生角度,呈現宋朝末期社會現狀。對今人而言,雖不再是徵糧苛稅,但農業或弱勢階層的困境仍值得我們深思,正是詩文穿越時空的力量所在。
- 汪青柔麗雅雯
短評:日月輪轉,農家無問四季都得勞苦,陸遊以詩寫出他對這份苦與淚的深度共鳴。
- 嘉義阿里山出雲海步呼
若拿它和辛棄疾某些關於民生的詩文對比,後者也關注農民疾苦,但辛棄疾較多採用鋒芒言詞;陸遊此處則顯得溫潤,細水長流般地刻畫出農人的酸楚,兩者皆觸動人心。
- 王子洋
短評:淡淡憂思中看盡民生困苦,與陸遊的愛國悲懷交織成更複雜的情感網。
- 陳小美
與李清照著重個人情愁的詩相比,陸遊更多提到家國興亡與民生無奈,此詩卻又從另一側面——具體的農家困境——描畫出宋代衰微時百姓慘狀。
- 鄭凱文
中篇:可以發現陸遊在諸多作品裡,他常形容邊疆、國事、愛情苦痛,然而在《農家嘆》這類題材裡,他又像一位貼近基層的人文書寫者,將沉重的歎息化成平易文字。跟他那著名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激烈作風相比,此詩不再高呼抗金或報國,而是持續在抒發對一般百姓疾苦的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