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深刻讚頌駿馬之美與價值 ※ 經典名詩
在《馬詩二十三首(其五)》中,李賀以奇崛瑰麗的筆觸描繪出駿馬的矯健姿態與非凡價值。首句“赤汗青鬃不用鞭”即以強烈色彩對比(赤、青)凸顯馬兒的體能與氣勢,並暗示馬之迅疾靈巧,⋯ 閲讀全文
在《馬詩二十三首(其五)》中,李賀以奇崛瑰麗的筆觸描繪出駿馬的矯健姿態與非凡價值。首句“赤汗青鬃不用鞭”即以強烈色彩對比(赤、青)凸顯馬兒的體能與氣勢,並暗示馬之迅疾靈巧,⋯ 閲讀全文
〈夢天〉是李賀兼融浪漫想像與神話意象的典型作品,全詩僅四句,卻蘊含了相當豐富的幻想與意境。第一句「老兔寒蟾泣天色」即以「兔」「蟾」這兩種象徵月宮與夜色的意象,營造出一種神⋯ 閲讀全文
《金銅仙人辭漢歌》是李賀著名的瑰奇詩作之一,詩題中的“金銅仙人”被視為象徵歷經滄桑的漢朝文明或宮殿遺跡。詩人透過一系列超現實又富神話色彩的意象(如秦皇、魯班、蚩尤等),為作⋯ 閲讀全文
《蘇小小墓》是李賀以傳奇名妓蘇小小為題,借墳塚氛圍描繪出一曲哀婉淒清的絕唱。傳說中的蘇小小姿容絕世、情深義重,但生命匆促易逝,後世文人常以她的短暫芳華對照紅塵縹緲。本詩起⋯ 閲讀全文
《雁門太守行》是李賀描繪邊關軍旅生活的代表作之一。詩的開篇以「黑雲壓城城欲摧」點出戰雲密布、情勢緊迫的氛圍,瞬間將讀者帶入緊張驚險的戰爭場景。接著,陽光下金光閃爍的甲胄、⋯ 閲讀全文
《李憑箜篌引》是李賀的名篇,借「李憑」彈奏箜篌的場景,營造出一幕神怪幻麗的敘事。詩歌開頭以「吳絲蜀桐」奠定樂器的華美格調,並以「空山凝雲」描繪出蒼茫淒迷的山色背景。及至第⋯ 閲讀全文
這首〈除官赴闕至湘水〉描繪了韓愈在歷經宦途的挫折後,再度得以回朝任職、途經湘水時的所見所感。全詩既寫實地表現了湘水急流、山林鳥語等眼前景物,也穿插了他對家鄉故人的思念。詩⋯ 閲讀全文
這首〈送區弘南歸〉呈現了唐代文人面臨離別時特有的微妙情懷。首句透過“楚江煙浪”描繪出水天迷濛的景象,象徵著友人即將遠航南方的漫長旅途,將“遠”字與氤氳水色結合,營造出一種既壯⋯ 閲讀全文
《石鼓歌》是韓愈為紀念出土的「石鼓文」而作,透過詩歌讚歎這些石刻珍跡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石鼓文據傳刻於周代,文字奇古,後經風霜剝蝕,仍隱約可辨。詩中提到周朝規制、秦漢傳⋯ 閲讀全文
此詩以「東坡」為意象,描繪春雨後山坡上生意盎然的景象,並融入了唐代文人對山水與歸燕、漁歌、古塚等元素的觀照。首句“春雨初晴東坡綠”營造出一派鮮豔明麗的氛圍,轉眼間“細風拂柳⋯ 閲讀全文
此詩寫於韓愈因政治生涯轉折、除官回朝之際,途中抵達江州,特地寄懷當年結識的鄂岳僧人。詩中開篇以自問「來時客路欲何從」,回顧昔日為官、謫居或謀道之路,似一場倥傯的旅程;隨即⋯ 閲讀全文
《送孟東野序》是韓愈以散文形式為友人孟東野的遠行所作的送別之辭,既包含深厚的友誼,也闡釋出作者對“宇宙皆吾鄉”哲思的詮釋。文章開篇引用“物不得其平則鳴”,強調人只有在情感強烈⋯ 閲讀全文
《諫迎佛骨表》是韓愈於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所上奏的一篇奏表。當時,朝廷打算迎奉佛骨進京,盛大禮拜,以求國泰民安。然而,韓愈認為此舉偏離了傳統儒家的核心價值,有可⋯ 閲讀全文
此詩以「琴」為題,勾勒出一幅幽靜的春夜彈琴圖景,亦映射出彈奏者的內心境界與人生思考。第一、二句透過「春風拂玉徽」「高山流水韻猶稀」,描繪琴聲與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諧場景,借用⋯ 閲讀全文
《原毀》是韓愈探討毀譽之間、個人立身處世的經典文章。文章名為“原毀”,意指剖析詆毀與批評的本質,進而反省自我修持的重要。韓愈首先指出,古代的君子對自我要求極為嚴格,重在反省⋯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