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se's Song (Innocence) - William Blake
保母之歌(純真) - 威廉・布萊克
Nurse's Song (Innocence) - William Blake
保母之歌(純真) - 威廉・布萊克
《保母之歌(純真)》出自威廉・布萊克《純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在詩中,我們看見草地上戲鬧的孩子們與溫柔守護的保母(或稱看護人)之間的對話。整首詩以柔和的音調和富有節奏感的語句,勾勒出一幅天色漸暗、童聲不絕的恬靜圖景。
詩的開端,保母因聽到孩子們在草地上和山丘間的笑聲而感到內心寧靜,似乎所有世間的煩擾都已沉寂。當保母提醒孩子們該回家,孩童則天真地表示天色仍未完全暗、夜裡小鳥依舊飛翔,山丘上還有羊群,因此不願早早離去。這段對話反映出孩子對於時間和自然的直觀感受:他們相信只要仍有光,仍有生命跡象,就可以盡情嬉戲。
詩末,保母退讓讓孩子們繼續遊玩,直到光線散去。這種「半勸半允」的場景洋溢著溫暖:大人雖心懷責任,卻也尊重孩子的純真天性,營造出互相妥協、關愛、溫情的一幕。山丘因孩子們的跳躍與歡笑而迴響,像是呼應了布萊克「純真」主題中的自然萬物皆與童心相通的理念。
通過此詩,布萊克展現「無憂童年」與「善解保護者」的和諧相處,也同時體現《純真之歌》中強調的世界觀:只要在關愛與理解下,孩子可以在自然之中自由發揮想像與活力。對照《經驗之歌》裡常見的陰鬱與批判視角,此詩則呈現出一種理想狀態:童年與大人之間的關係柔和無間,夜晚的漸降並不意味著冷酷或壓迫,而是循序漸進的收束,帶著暖意的守護和體諒。
• 來自《純真之歌》,頌揚孩子在草地與山丘上歡笑、跳躍的天真無邪。
• 保母(或長者)在提醒孩子天黑該回家時,也尊重孩子的遊戲慾望。
• 結尾強調自然迴響與童心之輕快,山丘也因歡笑而充滿活力。
• 詩語調溫柔,展現成人與孩童間的理解與愛護。
• 顯示布萊克在「純真」世界觀下的理想狀態:純潔童年得到寬容的呵護。
最近推動的校園戶外教學常被家長支持,正如詩裡保母選擇讓孩子繼續玩耍,相信自然的接觸能滋養純真的成長。
看著詩中孩子們盡情奔跑,突然想到現代社群媒體上,大人們也在提倡解放童心,好像再次呼應那樣的純真氛圍。
與佈雷克的〈Nurse's Song (Experience)〉相比,這一版本洋溢著無憂無慮,彷彿一首悠閒田園曲,而經驗版卻顯現了更多人生傷痕與警醒。
也想起某些教育改革計劃正強調讓孩子在無壓力環境裡探索,和詩裡保母讓他們繼續遊戲的作風不謀而合,算是一種古今相映的共通理念。
讀來充滿安全感,保母就像守護神,以溫柔目光看著孩子,提醒我們有時大人應該給出更多信任與自由。
疫情解封後,很多地方恢復室外活動,詩裡小孩奔跑的景象彷彿呼應如今人們重回戶外的喜悅,逃離封鎖的陰霾。
最近經濟壓力沉重,許多家庭都忙於工作,很難讓孩子好好接觸大自然,讀此詩時便覺得這樣的歡笑場景更加珍貴,也許正是現代人所渴望的簡單幸福。
好喜歡詩中那股柔和的晚風感,雖然只有幾行描述,卻能讓人感覺黃昏下奔跑的笑聲,像落在耳邊的輕快音符。
看到孩子們無壓力嬉戲,就讓我聯想到近來提倡的“快樂學習”主張,或許這種童年該有的輕鬆,其實一直是人類的本能需求。
《一剪梅(中夜起看)》是李清照的一首詞作,藉由中夜起身觀霜,展現出詞人對流逝歲月與往日時光的無限感慨。全詞以凝練的語言和典雅的意象,勾勒出一個寂寥的夜景:在寒冷的夜半,窗外⋯ 閲讀全文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是李清照情感抒發的經典詞作之一。詞題中‘淚濕羅衣脂粉滿’直觀描繪了因傷感而濕潤的羅衣與模糊的脂粉,象徵著外在美態與內心苦楚的交織。首句以具象意象開⋯ 閲讀全文
本詞取材自李清照的浣溪沙詞牌,並於開篇以“莫許杯深琥珀濃”取代傳統開頭,借杯中深沉如琥珀的美酒暗喻那逝去而難以留存的美好時光。隨後“去年天氣舊亭台”勾起往日時光的遺韻,展現物⋯ 閲讀全文
《慶清朝慢(禁幄低張)》是李清照以宮廷內景為背景,描繪隱秘情懷與流年變遷的詞作。詩作開篇以「月影斜侵宮牆冷」營造出一幅月光灑落、宮牆冷峻的景象,暗示了時光流逝與心境的孤寂⋯ 閲讀全文
《行香子(草際鳴蛩)》是李清照以細膩筆觸創作的一首詞作,藉由描繪自然景致,表達出她內心深處的離愁與柔情。全詞運用了微風、落花、草際蛩聲、月影、孤燈及流水等一系列意象,營造出⋯ 閲讀全文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一首充滿感傷與懷舊情懷的詞作,藉由夕陽熔金的意象,傳達出時間流逝與往日美好不再的感慨。詞中以“落日熔金”作為開篇,描繪出夕陽餘暉映照遠山的壯麗景色,⋯ 閲讀全文
《臨江仙(梅)》以濃厚的自然意象和細膩的情感刻畫,展現了李清照獨特的婉約風格。全詩以煙雨、斜陽、流水與寒梅為主要景物,構築出一幅水墨丹青般的畫面。首句“煙雨朦朧映斜陽”描繪⋯ 閲讀全文
《鳳凰台上憶吹簫(香冷金猊)》是李清照以秋日離愁為背景的代表詞作,刻畫出強烈的惆悵與無奈。開篇「香冷金猊」點明室內熏香已寒,隨即「被翻紅浪」暗示心境翻滾、瑣碎不堪。面對大⋯ 閲讀全文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是李清照晚期的代表作之一,以短短數句描繪出她時局流離、家破人亡後的心境。開篇「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便顯示外境與自我心境的滄桑:曾經繁華⋯ 閲讀全文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是李清照著名的秋日詞作,也是她借重陽時節抒發離情與憂思的經典之作。首句「薄霧濃雲愁永晝」先以陰鬱天氣象徵漫長且憂悶的白日,巧妙點出詞人心中的鬱⋯ 閲讀全文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是李清照著名的婉約詞作,以秋意背景映襯女性獨處時的深沈愁緒。開篇「紅藕香殘玉簟秋」透過「紅藕」(荷花)與「玉簟」(竹席或涼席)兩個優雅意象,展⋯ 閲讀全文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為李清照的早期小令,雖語意輕快,卻在明快的場景與言外之意之間,刻畫出詞人細膩的情思。開篇「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勾勒了夏日黃昏時分與友伴歡⋯ 閲讀全文
《聲聲慢(尋尋覓覓)》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蘊含著宋代婉約詞的柔美與細膩情思。它描寫了詩人心境由尋找慰藉到無處可依的深沉憂愁。開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連用⋯ 閲讀全文
此詞以元宵節的盛大景象為背景,透過燈月交輝、簫鼓同鳴的描寫,營造出節慶熱鬧、歡愉昂揚的氛圍。在宋代,柳永以擅長慢詞見長,他常將城市生活與人情風貌融入詞作中,為後世留下豐富⋯ 閲讀全文
〈尾犯(夜雨滴空階)〉以夜雨聲灑落在空階之上為開端,營造淒冷孤寂的夜色氛圍;全詞貫穿著典型的柳永式離愁與內心反覆糾結。從第一句「夜雨滴空階」開始,便勾勒出一幅無人街道、寂⋯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