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維爾女爵」※ 一首探討貴族身份、內心掙扎及人性複雜性的敘事詩 ※ 經典名詩

A detailed portrait of a graceful aristocratic woman in Victorian-era clothing, standing alone under a grand archway surrounded by lush greenery. Her expression reflects quiet melancholy and pride, with soft lighting emphasizing her elegant silhouette against the serene natural background.

Lady Clara Vere de Vere - Alfred, Lord Tennyson

克拉拉·維爾女爵 - 阿爾弗雷德,丁尼生勳爵

優雅貴族女子的孤寂與高傲

Lady Clara Vere de Vere,
克拉拉·維爾·德·維爾女士,
Of me you shall not win renown:
你不會因我而獲得聲譽:
You thought to break a country heart
你想在進城前打碎一顆鄉村的心
For pastime, ere you went to town.
只為了消遣。
At me you smiled, but unbeguiled
你對我微笑,但我未被迷惑
I saw the snare, and I retired:
我看穿了陷阱,於是退縮了:
The daughter of a hundred earls,
百位伯爵的女兒,
You are not one to be desired.
你不值得被仰慕。
Trust me, Clara Vere de Vere,
相信我,克拉拉·維爾·德·維爾,
From yon blue heavens above us bent,
從我們頭頂彎曲的藍天,
The grand old gardener and his wife
偉大的老園丁和他的妻子
Do make us nobler than we are.
使我們比原本更高貴。
'Tis God's great mercy makes us men,
是上帝的大恩典讓我們成為人,
And not the names we flaunt upon us;
而不是我們炫耀的名字;
The honest man is noble born—
誠實的人天生高貴——
Oh, be ye noble too, my son!
哦,我的孩子,你也應該高尚!
Lady Clara Vere de Vere,
克拉拉·維爾·德·維爾女士,
Some meeker pupil you must find,
你必須找個更溫順的學生,
For were you queen of all that is,
因為即使你是萬物之王后,
I could not stoop to such a mind.
我也不能屈就於這樣的心智。
You sought to prove how I could love,
你想證明我能多麼愛你,
And my disdain is my reply.
而我的鄙視就是我的回答。
The lion on your old stone gates
你古老石門上的獅子
Is not more cold to you than I.
對你而言也不比我更冷酷。
Trust me, Clara Vere de Vere,
相信我,克拉拉·維爾·德·維爾,
From yon blue heavens above us bent,
從我們頭頂彎曲的藍天,
The grand old gardener and his wife
偉大的老園丁和他的妻子
Smile at the claims of long descent.
嘲笑那些自恃血統久遠的主張。
Howe'er it be, it seems to me,
無論如何,我覺得,
'Tis only noble to be good.
唯有善良才顯得高貴。
Kind hearts are more than coronets,
仁慈的心比冠冕更重要,
And simple faith than Norman blood.
簡單的信仰勝過諾曼人的血統。
Lady Clara Vere de Vere,
克拉拉·維爾·德·維爾女士,
I know you proud to bear your name,
我知道你以你的名字為傲,
Your pride is yet no mate for mine,
但你的驕傲與我的無法匹配,
Too proud to care from whence I came.
我太驕傲,不在乎自己來自何方。
Nor would I break for your sweet sake
我也不會為了你的甜言蜜語
A heart that dotes on truer charms.
打破那鍾情於真正魅力的心。
A simple maiden in her flower
一位正值花樣年華的純樸少女
Is worth a hundred coats-of-arms.
勝過一百個家徽。

詩名與背景

《Lady Clara Vere de Vere》是由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詩人阿爾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所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探討了階級、道德與愛情之間的衝突,特別是針對貴族身份與個人品格之間的對比。

詩歌結構與主題

整首詩以四段八行詩節構成,每一節都包含了對話式的語氣,詩中的敘述者直接向女主角克拉拉·維爾·德·維爾(Lady Clara Vere de Vere)表達他的情感和觀點。詩的核心主題圍繞著「真正的高貴」——不僅僅是血統上的高貴,更是道德與品格上的高尚。

第一段:拒絕與自尊

在第一段中,敘述者明確地告訴克拉拉,他不會成為她輕浮遊戲的犧牲品。克拉拉試圖用她的微笑來吸引他,但敘述者看穿了她的意圖並選擇退縮。他指出克拉拉雖然出身於百位伯爵之家,但並不因此值得被渴望或愛慕。

  • 關鍵句: "You thought to break a country heart / For pastime, ere you went to town." — 克拉拉以為可以輕鬆地玩弄鄉下人的情感。
  • 象徵: "The daughter of a hundred earls" — 強調克拉拉的貴族血統,但也暗示這種血統並不足以使她真正具有吸引力。
第二段:上帝與品格的高貴

在第二段中,敘述者提到「偉大的園丁和他的妻子」,這是一個比喻,指的是上帝創造了人類並賦予他們靈魂的價值。他強調,真正的高貴來自於品格,而不是名字或頭銜。這裡的語氣帶有一種宗教性的勸誡,提醒克拉拉要追求內在的善良。

  • 關鍵句: "'Tis God's great mercy makes us men" — 上帝的恩典使人類平等,而非外在的身份。
  • 核心思想: "The honest man is noble born" — 善良的人才是真正高貴。
第三段:冷淡與拒絕的深化

第三段進一步加深了敘述者的拒絕態度。他告訴克拉拉,即使她是所有事物的女王,他也不會屈服於這樣的心態。克拉拉試圖測試他的愛情,但他用冷漠作為回答,表明自己像石門上的獅子雕像一樣對她毫無感情。

  • 關鍵句: "And my disdain is my reply" — 叙述者的輕蔑是他對克拉拉行為的回應。
  • 象徵: "The lion on your old stone gates" — 石獅象徵冷漠與威嚴,進一步凸顯敘述者的情感距離。
第四段:善良勝過血統

第四段再次強調善良的重要性。敘述者指出,無論克拉拉的家族歷史如何悠久,善良的心比任何冠冕都更珍貴,簡單的信仰也比諾曼血統更有價值。這裡的語言充滿了對克拉拉的勸告,希望她能超越自身的驕傲。

  • 關鍵句: "Kind hearts are more than coronets" — 善良的心比王冠更重要。
  • 哲理: "And simple faith than Norman blood" — 簡單的信仰比高貴的血統更有意義。
第五段:自尊與純真的對比

最後一段中,敘述者承認克拉拉為自己的名字感到驕傲,但他表示自己的驕傲不遜於她,因為他不在乎自己的出身。他拒絕為了克拉拉而打破另一顆真心,認為一個純真的少女比一百個家徽更有價值。

  • 關鍵句: "A simple maiden in her flower / Is worth a hundred coats-of-arms." — 純真的少女比一百個家徽更有價值。
  • 結論: 敘述者最終傳達了一種超越階級的價值觀,強調內在美與真誠的重要性。
總結

《Lady Clara Vere de Vere》是一首充滿批判精神的詩,通過對克拉拉的拒絕,丁尼生表達了對貴族階層驕傲與虛榮的批評,同時讚揚了品格與善良的真正價值。詩中的敘述者代表了一種理想化的道德標準,提醒讀者不要被外在的身份所迷惑,而是要注重內在的品質。

重點

這首詩透過描繪一位外表高傲但內心孤寂的貴族女子,揭示了社會階級對個人情感和人際關係的影響,提醒讀者不要被表象迷惑,並思考真正的價值在於內心而非地位或財富。詩中強調了同情與理解的重要性,同時也反映了維多利亞時代對於階級差異的深刻關注。

意見評論
  • 江妍欣

    有評論說這首詩剖析了貴族的虛榮,跟《In Memoriam A.H.H.`側重個人深層哀思很不一樣,一個直指社會假象,一個是內心悲慟,展現丁尼生作品多面向。

  • 段依婷宥心芳

    回味時,能深感丁尼生的好手筆:在不斷重複的諷刺中表露憐憫——對Lady Clara Vere de Vere如此驕傲的人生,詩人實在看不下去,而又隱隱為她惋惜。

  • 張國豪美雪莉

    語氣時常輕描淡寫,但卻像細針尖刺,一點一滴把Lady Clara的高調與虛榮戳破。

  • 高佩蓉子筠柔

    最後幾句給人帶點淒涼,似乎暗示不管你多高貴,終究也可能孤立無依。這種帶著道德審判又含悲天憫人的結尾,讓人印象深刻。

  • 程俊偉美欣蓉

    詩裡提到「The eagle's feathery mane」等意象,感覺是在強調表面華麗與實際無所依靠的對比,有種撕破假面具的快感。

  • 怡如

    丁尼生並沒有直言「你錯了」,但句句裡隱藏的悲憤與諷刺,也讓人感到詩人心裡對這位高高在上的女性并不友善。

  • 張志強

    最近常聽到對名人或財閥家庭的負面新聞,人們開始檢討這些看似光鮮卻存有隱憂的優越階級。讀到詩中那種「貴族華服卻不擁有真正的人情」的暗示,彷彿與現實倒影相呼應。

  • 欣怡

    字裡行間帶著一股隱隱的嘲諷,卻又不失優雅。

  • 郭采潔時尚力席捲流圈

    詩句間常出現一些對公正或真心的呼喚,似乎暗示Lady Clara若缺乏真誠,就算擁有高貴姓氏,也終將被人輕蔑。

  • 歐陽妮妮拍戲主持方展

    有人說現在許多「網路名媛」形象與詩裡的Lady Clara如出一轍:整天展示奢華,言語高傲,卻缺乏真正的情感共鳴。彷彿時代變了,虛榮本質卻沒變。

  • 何煥仁

    每讀一次都覺得語調既古典又瀰漫冷澀,像精緻薄刀切開人心,讓我們看清那份疏離與僞裝。

  • 高美玲

    若和《Crossing the Bar》那種平靜面對終點的態度相比,這裡帶著濃厚人間味,更多檢視人性暗面與社會階級問題,兩者各自展現了丁尼生涉獵題材之廣。

  • PsychDepth

    《Lady Clara Vere de Vere》讓我感受到丁尼生對貴族階級的冷眼旁觀,彷彿探討華麗外表下的空洞。即使字詞看似禮貌平和,卻裡裡外外蘊藏了對高高在上的態度的質疑,特別讓人有種既疏離又尖銳的感受。

  • 承恩

    那句「Trust me, Clara Vere de Vere, from yon blue heaven above us bent」忍不住讓我想:詩人若在現代社群裡看見富家子弟與庶民的衝突,更會寫得刻薄直接。

  • 許文婷彤桂芝

    讀完之後,腦海裡一直浮現那種華麗晚宴現場,人們穿著靡麗禮服,但私底下卻冷漠無情,恰似詩裡對Lady Clara的影射。

  • 胡正安

    比起浪漫神話或深沉悼念,這首詩更像一把揭露的刀,丁尼生用美妙韻律化作辛辣嘲弄,將貴族傲慢的面具剝開。

  • 台南孔廟蹟建築史文傳

    連篇的譏諷讓讀者不禁探問:那位Lady Clara Vere de Vere真實是誰?是否真有所原型?又或是丁尼生對整個貴族群體的象徵批判?

  • 郭承宇玟志鳳

    句子裡顯露出丁尼生對虛榮與驕傲的反感,好像在告訴我們,地位無法替代真心,若只剩虛飾,終究會失了靈魂。

  • 簡婷婷備出發去旅行囉

    越讀越覺得詩裡帶著微妙的諷刺,字面優雅卻直捅要害,好似跟某些現代名流醜聞對照,所有光環背後其實暗藏種種人性缺陷。

  • 許京翔柔希玲

    最近新聞裡幾大家族風波不斷,一方面看似高高在上,另一方面卻被揭露家族內鬥與醜聞,讓人想到詩中對Lady Clara的冷靜控訴。

  • 中壢市風味餐富樣好吃

    近來不少年輕人反抗階級壓迫、崇尚平等主義,看起來和詩裡作者的心情異曲同工:反對那種仗勢傲人的風氣。

  • 許庭薇

    與《Ulysses》裡著重冒險與個人英雄氣質相比,《Lady Clara Vere de Vere》顯示丁尼生對社會觀察的側面:這裡沒有驚濤駭浪,卻有欲望與驕傲交織的涼薄。

  • 簡琳語

    比起《The Lady of Shalott》那種神秘浪漫的悲劇氛圍,這首詩更帶現實批判味道,削去華麗的幻想,專注在尖銳的人性觀察,讓人意外見到丁尼生的另一種鏗鏘。

  • 洪敬翔

    丁尼生用隱藏在華麗詞句裡的銳利,像用銀刀切開一層層蝕金外殼,逼人正視貴族的空洞與無情,也透露作者心底的義憤與強烈道德觀。

  • 解承恩

    最近某些網路名人爆出家族背景後,網友紛紛譏笑他們離地言論正如詩中對貴族女郎的微妙指控。好像百年前就已存在的階級鴻溝,今日依舊深不可測。

  • 東台灣東谷壯山河光限

    許多學者也認為丁尼生這首詩是他對社會結構的不滿,側面顯示了維多利亞時代階級落差日益明顯的問題,今時今日或許依舊適用。

  • 胡宇威演技氣到粉絲愛

    有人拿這首詩跟《The Lady of Shalott》比較:後者聚焦在自身命運的悲劇,而這裡則批判一位社會階級的象徵,兩者同樣是女性人物,卻走向截然不同的書寫途徑。

  • 柯曜任

    語調時而委婉,時而尖銳,仿佛在用最柔的口吻說著最痛的真相,引導我們看見上層社會裡的冷酷與無情。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