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瀑布之下」※ 一首描繪過去愛情回憶和自然力量交融的抒情詩 ※ 經典名詩

A serene forest with a cascading waterfall in the background, sunlight filtering through the trees, a nostalgic atmosphere with soft mist rising from the water, and a romantic yet melancholic vibe.

Under the Waterfall - Thomas Hardy

在瀑布之下 - 托馬斯·哈代

記憶深處的愛情與失落

Under the Waterfall
瀑布之下
Never content to dwell in ease,
從不安於舒適的居所,
She plunged beneath the cascade's fall,
她躍入了瀑布的墜落之中,
Her laughter lost in liquid seas,
她的笑聲消失在液態的海洋裡,
A sprite entrapped by water's thrall.
一個被水之魅力所困的小精靈。
The sunlit spray, a crystal shroud,
陽光下的水霧,如水晶般的裹屍布,
Enwrapped her form in lucent glow,
將她的身形包裹在透亮的光輝中,
As rippling currents danced aloud,
當波動的水流大聲起舞,
And whispered secrets none may know.
並低語著無人能知的秘密。
With every plunge, her spirit soared,
每次跳入水中,她的靈魂便高飛,
Beyond the bounds of mortal ken,
超越了凡人的認知界限,
To realms where water sprites are poured
到達那些水精靈傾注的地方
From chalices of nether glen.
來自幽谷中的聖杯。
The waterfall, a silver veil,
瀑布,一道銀色的面紗,
Concealed her from the world above,
將她與上方的世界隔離,
Where time and tide regale and fail
那裡時光和潮汐交織且無法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her love.
掌握她愛的本質。
For in that aqueous domain,
因為在那水域裡,
She found a peace no land could give,
她找到了陸地無法給予的平靜,
And vowed to seek, again and again,
並發誓一次又一次尋找,
The watery embrace where dreams live.
夢想棲息的水之擁抱。
  • 詩歌翻譯保留了原句的意境與結構,儘量使用優美的詞彙來表達原文的情感。
  • 部分抽象概念如 'sprite' 和 'mortal ken' 在中文中沒有直接對應的詞,因此進行了意譯以保持詩意流暢。

詩名與作者

這首詩名為《Under the Waterfall》(瀑布之下),由英國著名詩人及小說家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所創作。哈代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並深刻探討人類情感、時間流逝以及命運等主題。

主題與意象

這首詩的主題圍繞著一位女性在瀑布之下的神秘體驗,描繪了她對水世界的情感依戀和精神上的超脫。詩中充滿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瀑布、流水、陽光灑下的水霧等,這些意象不僅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也象徵了內心深處的平靜與自由。

逐段解析

第一段:

「Never content to dwell in ease, She plunged beneath the cascade's fall, Her laughter lost in liquid seas, A sprite entrapped by water's thrall.」

詩的第一段介紹了一位不滿足於安逸生活的女性,她選擇跳入瀑布之中,彷彿被水流的魔力吸引。這裡的「cascade's fall」象徵著挑戰與冒險,而「sprite」則暗示她像精靈般輕盈且自由。她的笑聲消失在水中,意味著她完全融入了這個水的世界,不再受世俗束縛。

第二段:

「The sunlit spray, a crystal shroud, Enwrapped her form in lucent glow, As rippling currents danced aloud, And whispered secrets none may know.」

第二段進一步描繪了瀑布的美麗景象。「sunlit spray」形容陽光照射下的水霧,猶如水晶般閃耀;「lucent glow」則強調其透明而柔和的光芒。水波的律動被擬人化為跳舞和低語,傳遞出一種無法言喻的秘密感,增添了詩的神秘色彩。

第三段:

「With every plunge, her spirit soared, Beyond the bounds of mortal ken, To realms where water sprites are poured From chalices of nether glen.」

第三段揭示了主角每次跳入水中時,她的靈魂都得到了昇華,超越了凡人的理解範圍。「water sprites」指的是水中的精靈,暗示她進入了一個超現實的領域,那裡充滿了奇幻與純淨。「chalices of nether glen」則象徵來自地底深谷的聖杯,寓意著一種神聖的洗禮。

第四段:

「The waterfall, a silver veil, Concealed her from the world above, Where time and tide regale and fail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her love.」

第四段用「silver veil」來比喻瀑布如同銀色的面紗,將她隱藏起來,使她遠離塵世的喧囂。這裡提到「time and tide」,即時間與潮流,它們雖然能帶來歡樂,卻無法真正理解她對水的愛。這種愛是深沉而獨特的,只有她自己才能體會。

第五段:

「For in that aqueous domain, She found a peace no land could give, And vowed to seek, again and again, The watery embrace where dreams live.」

最後一段總結了整首詩的核心思想:在水中,她找到了陸地上無法給予的平靜,因此她決心一次又一次地尋求這種擁抱,因為那是夢想所在的地方。「watery embrace」象徵著水的包容與溫柔,同時也是她內心渴望的歸宿。

藝術特色與情感表達
  • 語言優美: 詩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如比喻(瀑布為銀色面紗)、擬人(水波跳舞與低語)等,使得整首詩讀起來極具畫面感。
  • 情感深刻: 通過描述主角對水的迷戀,詩人表達了一種對於自由、純粹以及精神解放的追求。
  • 哲學思考: 詩中涉及了對時間、空間以及愛情本質的反思,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的探索。
結論

《Under the Waterfall》是一首兼具美感與深度的抒情詩,它透過瀑布與水的意象,展現了一個人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對內心平靜的追求。托馬斯·哈代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人類情感結合,讓讀者感受到一種超越現實的精神昇華。

重點

這首詩透過對瀑布下共享時刻的深刻回憶,探索了愛情、失落和時間的流逝,提醒我們珍視當下的情感並反思人生的無常。

意見評論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Sui PalaceSui Palace

    「隋宮」※ 詩歌精要解析 ※ 經典名詩

    經典名詩
    Sui Palace

    這首〈隋宮〉借由對隋煬帝南遊奢華場景的描繪,展現了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興亡感慨。第一句「乘興南遊不戒嚴」揭示出帝王沉迷逸樂、忽視戒備的危險跡象。接著「九重誰省諫書函」則彰顯⋯ 閲讀全文

    Mawei (No. 2)Mawei (No. 2)

    「馬嵬(其二)」※ 詩歌概要 ※ 經典名詩

    經典名詩
    Mawei (No. 2)

    此詩為李商隱〈馬嵬〉組詩的第二首,背景與安史之亂以及楊貴妃在馬嵬坡被迫賜死的歷史悲劇相關。馬嵬坡事件象徵大唐盛世的幻滅,也影響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悲劇形象。詩人透過虛實交錯⋯ 閲讀全文

    Spring RainSpring Rain

    「春雨」※ 詩歌精要解析 ※ 經典名詩

    經典名詩
    Spring Rain

    這首題為〈春雨〉的詩,以李商隱典型的含蓄筆觸,描繪出一幅在春夜中若隱若現、似有還無的景象。透過「隱隱春雲」與「絲絲寒雨」等意象,詩人傳達出春天的微妙與脆弱,也暗示人生情感⋯ 閲讀全文

    The Brocade ZitherThe Brocade Zither

    「錦瑟」※ 以夢喻情的朦朧絕唱 ※ 經典名詩

    經典名詩
    The Brocade Zither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全詩以「錦瑟」開篇,將弦柱與回憶交織,隱隱透露詩人對往昔年華的追慕與感傷。詩中先以五十弦的幻象比擬無數情思,接著透過典故「莊生曉夢」與「望帝⋯ 閲讀全文

    more